孩子會跑會跳以后,真是分分鐘都在挑戰(zhàn)老母親的神經(jīng)。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jīng)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你看,說了一百遍不要亂把東西塞進嘴巴里,依然我行我素,撿到什么石頭、包裝袋總想嘗嘗;
你看,明明上一秒鐘還在提醒,不要把手伸到插座的孔里,下一秒就像跟你作對似的,一邊偷瞄你一邊往插座孔塞手指試探;
你看,明明叮囑了看到寵物狗、寵物貓,遠遠看著就好,非要上手摸,有時候還會狠狠地抓,攔都攔不住……
你家孩子也會這樣嗎?每天都會做出一些不安全行為,在危險邊緣試探,讓人心驚肉跳。
有調查表明,當下社會80%以上的幼兒都會存在類似的不安全行為,比如愛把東西往嘴里塞、把手指伸進各種洞洞、逗弄小動物、喜歡在樓梯上跳等等。
怎么讓孩子意識到哪些行為不安全?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像我一樣,操心地時時念叨,反復說,大聲喝止不安全行為。
當然,效果是有的,但是并不顯著,說了一遍又一遍,總是當做耳旁風,家長一不注意,又會出現(xiàn)不安全行為。
有什么辦法能夠讓孩子意識到安全問題,知道哪些行為不安全,知道如何避免危險呢?
最近看的這套《安全教育圖畫書》幫了我很大忙。
這套繪本講什么?
這套《安全教育圖畫書》共10冊,每冊不同的主題,讓孩子在故事中樹立安全意識,辨別危險行為,比家長不停地說教有用多了。
這10個主題分別是電源危險要遠離、外出跟緊不怕丟、亂吃東西有危險、追跑打鬧易受傷、生人靠近需警惕、使用工具需注意、深水危險不靠近、遇險不慌要求救、逗弄動物要小心、燙的東西不要碰。
可以說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絕對不能吃》中,會告訴孩子亂吃東西有危險,列舉出來什么能吃的、什么不能吃,當孩子通通把東西往嘴里塞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讓他/她明白哪些東西是不能吃的,如何有技巧地讓孩子接受,不了解的東西不能亂吃,記得吃之前要問過大人等等。
又比如在《危險莫打鬧》一書中,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孩子愛在家里打鬧,把凳子帶倒了,花瓶砸碎了很危險,告訴孩子追跑打鬧易受傷,分析了孩子為什么喜歡抽椅子、喜歡把東西丟來丟去,列舉出了看似安全的家中隱藏的種種危險,如油鍋、刀、重物等,告訴孩子不要打鬧,非常重要。
再比如有陌生人敲門的時候怎么辦?在《堤防陌生人》一書中,描繪了通常孩子被誘拐的原因,如給不認識的人開門、帶路等,幫助孩子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告誡孩子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如果大人需要幫助,他會去找大人幫忙等等。
冰心獎、誼圖畫書獎作者權威背書
本書作者陳琪敬,是我國著名兒童文學家、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在《幼兒園》《娃娃樂園》《親子智力畫刊》《智慧少年故事叮當 》等十多家刊物開設童話、繪本等專欄,出版過眾多兒童讀物。
其作品曾獲2018年冰心兒童文學獎新作獎、2019年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佳作獎、2016年首屆“大白鯨”原創(chuàng)圖畫書優(yōu)秀作品獎銀獎、2018年首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銀獎、2018年“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首屆小麒麟圖畫書獎”、廣東最美圖書獎、優(yōu)秀期刊作者獎等多個獎項。
其中,作品《面包熊和稻殼鼠》入選百道好書榜,入選大連市2016年文化產(chǎn)業(yè)項目,《 幼兒好習慣培養(yǎng)百科》入選2016年“原動力”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出版扶持計劃項目等,給孩子做安全知識科普這件事,是專業(yè)而靠譜。
我們可以怎么用好這套書給孩子書里安全意識?
這本書妙用多多,首先,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手繪插圖和貼近生活實際的故事,孩子能夠提前模擬預習這些危險情景,在大腦中不斷形成行動回路,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調取記憶,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保證自己的安全。
其次,書中全文標注了拼音,有一定拼音基礎的孩子,可以借助注音輔助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豐富孩子的詞匯量。
再有就是,家長沒時間給孩子講繪本故事的時候,還可以用手機掃碼給孩子聽故事,童趣十足的有聲伴讀也很吸引孩子。
此外,每本書的扉頁還附有安全教育思維導圖,通過導圖家長可以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各種不安全狀況應該怎么處理,怎樣教導孩子避免危險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