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績就下滑,為什么?該如何避免考試(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績就下滑,為什么?該如何避免呢)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我家小孩小學成績都很好,一般都能考到90分以上,可是上了初中就突然不行了,不僅學習成績下滑嚴重,也不愛讀書了。”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那么為什么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績就下滑,又該如何避免呢?
首先,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績下滑的情況,并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而其中的原因主要有3點。
其中第一點就是,小學和初中學習的知識內容,不管從范圍還是深度上,都是不一樣的。而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則大部分不能適應這種知識內容量的大幅度增加。所以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月考,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不會特別理想。
第二點就是,小學和初中老師講課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小學老師,因為需要講授的知識內容比較少,所以為了讓學生們記住講過的內容,他們習慣對學生重復講課;而初中老師,則因為課程壓力比較大,所以大部分內容但是講一遍就過了。而面對老師講課方式改變,可能也會有很多學生適應不了。
第三點就是,很多學生小學時可能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不知道應該主動學習,更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而是還像小學時那樣等著老師去把知識喂給他們。而這又是不現實的,因為升入初中以后,老師已經不可能再把知識一點一點去喂給他們了。一是精力上不允許,二是也沒有那么多時間。
所以知道這些影響學生成績下滑的原因后,我們就能夠對癥下藥,針對性去幫助孩子避免發生這樣的問題了。
針對學生不適應初中知識內容量大幅度增加的情況,家長和老師可以在學生出現短暫成績下滑的時候,多去鼓勵一下他們,而不是他們考試不理想了就去指責他們。因為過分的指責只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笨,學不會那些“簡單”的知識。這一點,其實很多優秀的學生都曾提到過。比如說今年剛剛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張霽就曾提到過,“就算是他兩次高考失敗,父母也沒有過多指責他,而是給了他足夠多的鼓勵。”
針對小學和初中老師講課方法不一樣,以及學生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情況,家長可以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孩子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因為老師講課次數少了,預習和復習的重要性就更加重要了。因為預習可以讓孩子更容易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而復習則可以讓他們對老師講授的知識內容記憶更深刻。另外也要注意孩子貪玩的情況,因為有很多孩子成績下滑就是因為貪玩而引起的。
另外就是培養孩子多動腦的習慣了,因為初中以后學習的知識,很多都是需要動腦,而非死記硬背就能夠學會的。
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升入初中成績就下滑的情況,各位家長從現在開始就讓孩子開始改變吧!希望孩子們都能夠順利度過初中高中,順利考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