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如何被身邊同伴影響的作文(你的孩子是如何被身邊同伴影響的英文)
父母和同伴,誰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在0-6歲的階段,父母的影響起著主要作用。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小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不只是孩子個人的成長,也是父母的三觀,和一個家族的底色。
從念小學開始,孩子就有了自己的主動社交和圈子。受身邊同伴的影響會越來越多。
父母總是認為,孩子成績不好,不愛讀書就是因為他自己不夠努力。實際上,和什么人交朋友對孩子是否愛讀書、成績好不好也有一定的影響。
人特別習慣于模仿,孩子更是每時每刻都在模仿著身邊的大人和同伴的行為。
有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叫《墊底辣妹》,女主角沙耶加是一個成績年級最差,每天化著濃妝,穿著超短裙,嘴里嚼著口香糖,對所有嘲笑都不在乎的“問題學生”。當她想努力學習,逆襲考上慶應大學時,所有人都認為她是癡人說夢。她一邊熬夜學習,一邊為了不脫離朋友,繼續跟她們一起喝酒、蹦迪、唱K,徹夜不歸。
好在她的朋友雖然吸煙、喝酒、通宵玩樂、不愛學習,但是真心為她著想。她們希望沙耶加變得更好,支持她實現自己的理想,就不再打擾她的學習,默默退出了她的生活。等她考完試后,才重歸于好。
但是,現實中的大多數孩子都沒有這么幸運,能遇到這樣的朋友。
當一個學渣突然有一天特別想逆襲,想好好學習,也找到了很大的目標和動力時,他開始努力。
以前不會做的題要么抄,要么不寫,就混過去了。現在他準備要自己解決,于是他拿著不會做的題目去找學霸請教。
學霸跟他說:“這個老師上課講過的,太簡單了。”一頓操作加吧啦吧啦,答案有了,但是他一點沒聽懂。又問了幾個人,別人都是一股腦講完,他還在云里霧里。大概還有人會說“你也太笨了”這樣的話。
同學們可能是無心,但是這個學渣內心一定很受傷,他感覺被歧視,被瞧不起,被嘲笑,剛剛還滿懷信心,一時間內心對努力學習、逆襲成功又失去了信心。
他心灰意冷地回到熟悉的環境里、朋友里,朋友們就會跟他講“書有什么好讀的,咱們去打游戲吧。”“別生氣,他們都太壞了,他們不會接受你這個學渣的”……這個時候,孩子會更容易回到原來的朋友身邊,繼續不學習,繼續打游戲。
當孩子想要改變自己時,身邊的朋友是扯著他的腿讓他無法前進,還是退出他的生活讓他去實現自我呢?
學渣變學霸,需要有“破”的勇氣。破掉自己的面子,破掉原有的圈子。
一個問題搞不明白,敢于向老師或同學請教,聽不懂,敢于誠實的說出來“對不起,我還是不明白,請再深入的講一遍。”一遍一遍又一遍,依然有勇氣再次請教。這就是破掉自己的面子,如果內心不夠強大,自尊心很強,很難做到這一點。
和一群不愛學習的人在一起,很快孩子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把孩子放在一群愛學習的人中間,很快他就會變得對學習感興趣。
重點大學、名牌大學、世界名校,與其說老師的水平高,不如說學校提供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圈子,在這樣的圈子里,孩子想不優秀都很難。
當孩子升起想要變好的念頭,要怎么做才能成功打破面子和圈子,走上逆襲之路呢?
需要家長無條件的支持。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能不能聽到他內心的吶喊。在別人嘲笑他的時候,當他受到打擊的時候,父母能不能給他力量,讓他內心再次強大起來,敢于去面對自己的不足。這是孩子擁有強大內心的基礎。
如果家長也是那個打擊他的、說風涼話的、遞刀子的,孩子的世界將是多么的灰暗和無望。
《墊底辣妹》里逆襲的沙耶加,有一個無限包容她的媽媽和一直鼓勵她的輔導老師。愛才是一切事物的原動力,是一個人內心力量的支撐。
希望每一個想要努力變好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內心,有破除面子和圈子的底氣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