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好好督促,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母好好學,孩子天天向上)
現在每個學校基本上都設有心理咨詢室。學校也經常講他們是怎樣在心理咨詢室輔導孩子的。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然而,咨詢的對象,重點不是孩子,而是大人。如果家長不改變,孩子的心理問題就不能解決。如果家長的問題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大人。
我們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家長,把教育工作做到他們身上去。
學生出現成長問題,第一個工作對象應該是先教育大人。
朱永新教授認為: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現在有的父母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或教而不當,已經成為一個較為嚴重的社會現象。
如何讓《家長教育促進法》落地,應該還有很多的工作要。
朱永新教授還著重強調了家庭教育的一個觀點:“未來教育的確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
其實當一個孩子從家庭來到學校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半成品了。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孩子七歲以前他的認識風格,行為習慣,個性特征都已經基本成型。大腦成長通過腦頭像顯示,一個七歲孩子的大腦,它的發育成熟度,跟一個成年人的成熟度比較已經非常接近了。
教育學理論指出: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本領幾乎都是在幼兒園在小學前獲得的,比如語言、交往等等。
所以說教育體系中的家庭教育太重要了。
但是,我們很多的父母親在焦慮、在糾結的時候,在埋怨學校的時候,在看著鄰居家的孩子著急的時候,
家長不清楚他才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力量。
家長不清楚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整個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礎和基石。
家長不清楚父母對教育的理解是教育得以成功最重要的標志. 。
英國的做法值得借鑒:如果10 -17歲的孩子已出現違法行為,而父母又不能保證孩子能正常上學,則法庭可判父母去上“家長學?!?。而且父母必須參加為期三個月的教育咨詢或指導活動,每周至少去一次,學習如何給孩子樹立行為規范,以及如何對孩子的青春期做出適當的反應。法庭還可以要求父母學習控制孩子行為的方法,最長學習一年。如果父母不遵守這個養育令,將被視為犯罪,并處以罰款。
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沒有家庭教育的這個基礎,沒有家庭教育的成功,教育根本是無路可走,教育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的確是未來教育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因為父母自己的成長,言傳身教的榜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