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3歲孩子愛上讀書(怎么讓三歲小孩喜歡自己)
3歲,可以說是孩子生長過程中的一個“分水嶺”。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單靠眼睛去看、靠耳朵去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了。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媽媽正在廚房做飯,孩子總會忍不住跑進來。他想看一看電飯鍋是怎樣燜米的,想聽一聽抽油煙機發出的聲音,甚至想摸一摸媽媽手中的菜刀。
所有這些表現,是因為孩子太淘氣了嗎?其實,在他們的眼里,不僅廚房,甚至整個世界都很有趣。而他們的種種行為,正是在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引導3歲孩子學習的最好辦法,就是從他們的興趣愛好“下手”。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語言能力的學習,從繪本故事開始
“語言能力”其實包括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兩個方面。閱讀繪本故事,可以恰到好處地滿足孩子對語言的求知欲。
繪本故事上色彩斑斕的圖案、精彩紛呈的故事,正是打開孩子語言學習大門的鑰匙。“讀繪本”,不單單只是給孩子念書上的文字,更多的時候,要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中的圖。
圖中畫著什么?發生什么事?故事的結尾怎樣了?這一個個問題,都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孩子復述故事的過程,正是他提升表達能力的過程。
數學能力,不僅僅只是數數1、2、3
當孩子饒有興趣地掰著指頭數1、2、3的時候,其實他已經對數學產生興趣了。但數學的內容很廣泛。簡單的數數,只是數學知識的“冰山一角”。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給孩子買樂高玩具,當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時候,樂高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樂高不僅可以讓孩子用來點數,它的顏色和形狀,同樣也是數學學習的范圍。
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拼擺樂高的過程,正是鍛煉邏輯思維的好時候。漂亮的城堡也好,新式的交通工具也罷,都是孩子邏輯能力的最好體現。
“哼哼唧唧”、蹦蹦跳跳,是孩子對音樂感興趣的表現
這里的“哼哼唧唧”并不是孩子“無病呻吟”的撒嬌,而是爸爸媽媽一放音樂,孩子就忍不住想要跟著音樂哼唱。甚至有的孩子正在哭鬧,只要聽到音樂聲,哭聲立馬止住。
不僅如此,有的孩子只要一聽到音樂,就會忍不住手舞足蹈。管他別人怎么看,反正孩子的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的微笑。
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是:當你們發現孩子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其實他們是用行動在告訴你,他們對音樂感興趣。條件允許的話,正好抓緊這個時機對孩子的音樂天分進行挖掘。
孩子的寫寫畫畫,是在告訴你,他對藝術感興趣
有些有孩子的家庭,墻上總是“慘不忍睹”。不用說,這一定是小寶貝的“杰作”了。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按下心中的怒火。
孩子喜歡涂鴉,只是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給孩子購買畫筆和本子的同時,順便鼓勵他一句“好好畫!我期待你的作品。”
主觀的評判和批評,只會把孩子的興趣扼殺在搖籃里。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鼓勵,鼓勵孩子大膽畫出自己觀察到的一切。無形之中,就會強化孩子對繪畫的興趣。
總之,3歲孩子的愛好是五花八門的。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功的。多一些耐心,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及時的鼓勵和贊美,總能讓孩子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中愛上學習。今天的育兒知識就分享到這里,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