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理松懈孩子成績下降(家長說孩子成績退步了)
之前接觸過一個學生,到了高中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孩子非常瘦弱,幾乎每天都嚴重失眠,因此經常請假,父母被折磨得不輕,在學校周圍租了房子,工作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后來才知道,孩子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爺爺奶奶和爸爸都是大學教授,媽媽是中學老師,孩子學前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小學到初中,都是被外人當作“神童”的,她的初中老師,怎么也不相信孩子到了高中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其實,從高一一開始,這個孩子在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時,就迷失了自我,很想證明自己,但是同學又太優秀,幾次考試之后,內心變得糾結,逐漸變得抑郁。
現在的父母,尤其是城里的父母,都非常焦慮,他們竭盡全力去培養孩子,卻往往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
一個錯誤是超前學習!
從學前就帶著孩子進行所謂的“早教”,進行早教的孩子,看似學了很多知識,其實這只是比其他學生早掌握一點知識而已,而且這樣的孩子,很多顯得過于“呆滯”,往往沒有那些父母用心陪伴的孩子天真可愛。進入幼兒園,父母又開始焦慮了,因為國家正規的幼兒園是禁止提前學習小學的文化課的,所以在很多地方,公辦幼兒園或者正規的幼兒園,生源流失非常嚴重,尤其是到了大班,這是因為一些私立幼兒園偷偷教孩子認字、拼音和數學,而公辦學校不交,所以父母覺著孩子已經“落后在起跑線”了。
其實,這種超前學習,只能在短期內有效果,從長期看來,對孩子有很大的傷害,這就如同種一顆小樹,在小的時候使勁施肥,小樹長得非常快,但是卻不強壯,最后很難經歷風雨,很多“神童”的故事就說明這一點,感興趣的可以搜一搜“神童”張戡煬的一段采訪。
還有一個錯誤就是父母教孩子學習!
這也是現在教育中存在的一個非常大的認識錯誤或者理解錯誤,很多小學教師,把家校合作錯誤地理解成了讓家長幫孩子批改作業,讓家長幫孩子訂正,讓家長幫忙輔導孩子,這種認識不僅是錯誤的,而且危害是非常大的,也是老師缺乏責任心的一種表現。
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地位和作用的逐漸變化,這是一個“孩進父母退”的過程,父母輔導孩子,終歸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是這種副作用,其實是非常大的。
父母教孩子學習,還有副作用?當然有!由于父母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他們即便是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也往往教不了孩子,因為他們不懂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往往用自己的認識或者“我認為”來取代孩子的認知水平,所以在輔導過程中,就會出現“雞飛狗跳”的場景,這一次次辱罵中,孩子雖然委曲求全,但是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當父母沒有輔導孩子能力時,孩子怎么辦?
所以,父母的作業,應該是幫孩子學習,而不是教孩子學習,專業的事情,應該由專業的人做,在教孩子學習這個問題上,老師責無旁貸。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幫孩子學習,培養一個后勁十足的孩子呢?
1、閱讀能力:閱讀,能獲得的是知識也是能力,和孩子一起多讀名人傳記,有利于孩子樹立崇高的理想,這樣的孩子境界更高,學習的動力更足;和孩子一起讀一些理科類的科普書籍,可以從小培養理性思維和對于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趣。閱讀,還提升孩子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在高中階段,任何一科都會依賴學生的語文,到了高中才知道語文是最重要也是最難提升的科目,正所謂“數理化決定下限,語文決定上限”,得語文者得高考。
2、思考能力:不要試圖給孩子講題,而是要讓孩子給你講題,只有孩子能把這個題目講通了,他才是真正理解了,如果你給孩子講題,有時候即便是會了,也只是死記硬背下來而已,沒有真正的理解。
到了高中階段,學習知識靠理解而不是靠記憶,那些死記硬背的學生,只刷題不總結的學生,高中階段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3、自控能力:不要試圖監督孩子學習,不要老是督促孩子學習,不要以為孩子不玩手機,以后就萬事大吉了,他只是沒有遇到誘惑而已,一旦哪一天失去你的控制,遇到別人教他玩手機,那個時候癡迷于手機的也是他。
所以,要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要讓孩子支配手機,而不是讓手機支配孩子,不要把孩子控制得過嚴,要學會慢慢放手,注意觀察。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陪伴,但是陪伴不是控制,也不是取代,要幫著孩子成長,而不是保護孩子成長,這需要父母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