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如何培養良好性格(如何塑造男孩子性格)
教育孩子特別是兒子,父母一般希望兒子以后能夠支撐起一片天,就是說要擔負責任。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一. 需要把握六個原則:
我想第一個原則就是“慎初”的原則。所謂慎初,就是說孩子在面對任何一件事,最開始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心中有數,就是心里要有一把尺度,要在一開始就盡可能正確引導孩子。
第二個原則就是“嚴而有方”。我想不管男孩子也罷,女孩子也罷,傳統的“嚴父出孝子”的觀念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對于“孝子”的意思,我們應該這樣來看,不光是孝順、孝敬,而應該是說嚴格的教育能讓孩子懂得什么是規則,以后長大成人他們才不會去觸碰法律道德底線之下的東西。
第三個原則是“切忌隨意強加父母的意愿給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我們經常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隨意干涉孩子的想法。比如孩子玩玩具的時候,父母會告訴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但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喜歡探索,喜歡不按“常規出牌”,這時我們要善于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愛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孩子向我們求助才告訴他們采取正確的方法。當然,孩子的行為有不當的話,我們該嚴格制止的一定不能遷就。
第四個原則是“果斷而不婆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教育孩子,應不能老是在孩子耳邊嘮嘮叨叨,過多的說教不如正確的行動。
第五個原則是“守時守信”。就是說,我們要讓孩子養成守時的習慣,該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玩玩具、什么時候看動畫、什么時候睡覺,都要讓孩子養成守時的好習慣,不能任由他們,這需要父母首先要做一個守時的人,讓孩子模仿比我們反復的強調要好得多。此外,我們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兌現,這樣才能培養孩子守信的品行。孩子守時守信,長大以后才能承擔更多的責任。
第六個原則是“身教勝過言教”。對于這個,上面也許會有重復的內容,但這里拿出來,就是為了強調,有了孩子的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孩子很多的行為是從我們身上模仿習得的。因此,一定不能讓孩子學到我們身上的不好的習慣,如果我們不能克制那些“任性”的壞習慣,比如時不時把玩手機、不愛學習、偷懶等壞習慣,也最好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才表現出來。當然,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得到成長,對孩子也是一種促進。
二. 從三個維度入手 :
1. 父母角色。三歲之前,媽媽可以在孩子養育方面多給男孩子多一些愛與互動,這個階段是建立男孩子安全感與親密感的重要時期,媽媽發揮70%作用,母愛如水,孩子性格中的溫暖和愛的成分更多是從媽媽身上學的,媽媽的情緒穩定很重要。3-10歲這個階段,爸爸要站出來多陪伴孩子,這個時期是建立孩子獨立感,責任感和力量感的重要階段。父愛如山,爸爸的模范作用,爸爸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是至關重要的。
2. 孩子的經歷和參與的活動。媽媽多和孩子互動一些安靜的,親密的游戲(讀書,畫畫,鋼琴)。爸爸多帶孩子參與一些力量型,責任型和團隊型活動(登山,足球,游泳,露營,滑雪)。性格中的溫柔和堅強兩個重要成分都不可缺少。
3. 孩子自我的角色認知。男孩子從小就要給他樹立起男孩子的標簽(學本事,承擔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有胸懷有夢想),長大后孩子從潛意識層面就接受這些觀念,性格中就帶有這些基因,為孩子未來人生奠定一個好基礎。
祝福大家都能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