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正在進行時,我們一刻也不能放松對假期有序、規律學習和生活的自覺監督與管控!人在一個熟悉又舒適的環境里,會習慣性變懶,然后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假期結束乃至之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內都無法有效矯正過來。現將寒假最容易出現的“十大”壞習慣整編發給你們,請家長和同學們警惕再警惕,務必克服之!

1、中午才起床
“起床吃飯啦,快十二點了。”此時,家長用最大嗓門喊孩子起床?;丶覜]幾天,孩子的生活作息完全打亂。不吃早飯,不想洗漱,不思學習,不愿運動。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晚起是假期的常態,一天總是從中午開始。你是這樣嗎?!
2、凌晨都不入睡
說好的早睡早起身體好,說好的自律,一到假期,就拋之腦后。晚睡晚起,完全不顧及規律生活與健康。為了玩游戲、為了追劇、為了聊天、為了還沒寫的作業(可能就沒寫作業)……找各種理由到凌晨以后才睡覺。你是這樣嗎?!

3、手機是命
寒假在家里,以學習為名不是玩電腦、iPad,就是拿著手機看個沒完。總是手機不離手,缺乏假期生活規劃或者有計劃就是不執行。沒有合理的假期生活時間表或者有也丟在一邊,孩子成了名副其實的“低頭族”“手機控”。電子設備帶來新鮮好玩的體驗的同時,也在無孔不入地誘惑著孩子們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讓他們迷失其中。你是這樣嗎?!
4、無所事事
張嘴必說“沒勁”,閉嘴則曰“沒意思”,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不知道自己不喜歡做什么。百無聊賴卻不肯邁出尋找興趣的步子,說好的見想見的人、做想做的夢、去想去的地、學想學的知識。到頭來,沒有一件事是能堅持下來的。你是這樣嗎?!

5、超過24小時不看書學習
每次放假回家,做得最自信的事情就是:拿了一堆書回家,以為自己會好好學習。結果拿回來的書又原封不動地拿回去。你是這樣嗎?!
6、花錢大手大腳
春節期間,每個孩子都會收到來自長輩的壓歲錢,對于這筆壓歲錢,每個家長的解決方法都不一樣。對于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能隨其支配,或者有的沒收,或者家長借口先幫你收著,以后長大了還給你。孩子沒有理財觀念,花錢就會大手大腳。其實壓歲錢是培養孩子“財商”的利器,家長們要借壓歲錢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可以讓孩子自己把壓歲錢存起來,有計劃支配,但是家長要起監督作用。家長也可以幫孩子拿去理財,但是要和孩子商量著來,和孩子解釋清楚,在孩子的同意下,才可以這樣做。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既有了參與感,又培養了孩子的理財觀念。你是這樣嗎?!

7、沉迷游戲
電子產品是孩子假期最大的敵人,長期盯著手機、電腦、電視,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對此,家長一定要嚴格監督管控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以及使用干什么,堅決按照約定的規矩執行。避免孩子沉迷于電子產品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例如一起做家務、一起運動、一起游戲等,這樣會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你是這樣嗎?!
8、飲食不均衡
三餐飲食不均,早餐移至中午,午餐移至下午或晚上。然后夜里加夜宵,飲食不規律。另一種情況就是嚴重的偏食,肉類食品攝入過多。蔬菜和水果則相對攝入較少,零食和飲料攝入太多,白開水喝得較少,身體健康問題時有發生。這是許多學生放假期間的通病。你是這樣嗎?!

9、缺少交流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孩子開始討厭父母的嘮叨。父母有許多做法已經讓孩子看不慣,甚至讓孩子不習慣,原本親近的父母似乎一夜間變得陌生了。孩子不愿與父母溝通,年少輕狂時,總是忽略家的作用。青春成長時,往往離經叛道,大腦中的知識越來越多,越覺得父母絮叨甚至有些幼稚,父母越是勸導就越是反感,甚至經常與他們采取敵對的措施。你是這樣嗎?!
10、越來越懶
寒假天冷,很多孩子都喜歡宅在家里不出門,每天看電視、玩電子游戲來打發時間。于是越來越懶!家長要督促孩子嚴格按計劃做戶外活動,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體育運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逛逛公園,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親子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