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家長看到就來氣,可是家長越生氣孩子對學習越不在乎。原因在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分析得很透徹了。現在教各位家長一個引導不愛讀書的孩子愛上學習,百試百靈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以后孩子不寫作業,家長要表現得越遺憾越好。例如:
“唉,本來可以鞏固下今天學的,不復習過幾天都忘了。”
“唉,你本來可以更好的,其實只需要再努力點。“
“唉,我也知道學習累,只是不學未來會很難。”
這樣做,又能激發他的上進心,又能讓他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

孩子不愛讀書家長怎么引導
開始時候,家長們這種遺憾可能需要裝出來,不真實,效果也不好。當你真正懂得“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之后,你那種遺憾的感覺是油然而生的,完全不需要裝,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拿之前的其中一個學生來講,這個學生最開始也是不愛學習的,更別說寫作業了。我和家長配合好,只要不寫作業我們都會表現得很遺憾。后面孩子每次下課都主動來找要作業,學校的作業也是非常自覺完成,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學習。我們表達遺憾的核心就是向他傳遞這樣意思,具體話術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包括你們家的溝通模式來調整:
1、第一層意思:逐步從作業過渡到學習。
從“你本來可以花很小的代價把今天的知識鞏固住,現在不寫,回頭又要浪費大量的時間來復習,可能把你玩和做自己事情的時間都擠壓掉了”。
“你本來可以變得更好、更優秀的,學習是目前我們進步的最好方法之一,現在不學,未來可能會錯失很多機會、錯失很多選擇、沒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注:不同家長的學習觀是不一樣的,這里只是舉例。
2、第二層意思:表達完遺憾就好,不要去勸學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爸媽和老師都沒法代替你學習,也沒法代替你操心,最多只能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最后最后還是得你自己去學習才行”
真正看懂的家長應該能理解了,我們在引導的不僅是作業,更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作業只是作為一個切入點,后面要逐步過去到孩子對學習上的。
這也是很多家長開始時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表達遺憾后,總要去加一句:“寶貝,我們現在去寫作業好不好”。生怕自己說的話沒有效果,生怕不能馬上見效。
還是在其他文章一直強調的,要不要學,要怎么學這種事情是要孩子自己去想,自己說出口,自己做出來的才行。家長加了一句“勸”,其實是一種“溫柔的脅迫”,讓孩子主動學習才是關鍵。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中國古話說得好: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這是現今很多父母需要仔細品讀的一句話。
擅長舉一反三的家長,或許能把這個方法用在其他任何和“成長”相關的領域。這個方法百試百靈,就怕家長不能真正理解背后的理念,也不能堅持,沒兩天又回到那種打罵的模式了。這也是教育從業者最不想看到的,以前我們好不容易讓一個厭學的孩子重拾學習動機,結果因為一件小事,被爸爸一個巴掌,直接把所有“效果”都打掉了,孩子至此別說喜歡學習,對待很多事情都開始自暴自棄。對于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幫助他建立自主學習的態度才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