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個完整的語文課學習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課前預習;聽課學習;課后復習!這三個階段都是老生常談的了。
那么請家長盡快了解孩子到底知不知道關于語文的這三個學習階段,每天有沒有按照這三個階段去開展學習。畢竟關乎一個學生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語文課學習習慣。
今天領頭羊成長記的陪讀大叔用心扒開每個階段的關鍵之處,講一講有關技巧,以供各位參考!請認真閱讀,肯定會有收獲的!
第一個階段,課前預習。以前要說想課前預習,要么只能是把課文讀一遍看一遍,把課本后面的習題做一遍;要么花錢購買課程來看。隨著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開放,很多免費的課程資源已經在平臺上找到。所以現在要進行課前預習,可以更方面進行了,也可以做得更為周到詳實了。
建議操作如下:先獨自看一遍課文,有陌生字就先查字典學會讀和弄明白意思,然后登錄智慧教育平臺找到相關的課程課件,聽一遍平臺上的老師講課。這就等于是自己先學了一遍。另外,如果課文有朗讀或背誦要求的,那么可以提前多朗讀幾遍,或者嘗試背誦。不過記得要告訴孩子,預習的目的是幫助他在課堂上更容易跟著老師的節奏去學習,從而更好地吸收知識。因為在經過預習的情況下再聽一遍,有可能有些孩子會覺得啊,已經懂了,已經認識了,就不愿意認真看認真聽課了。千萬不能讓孩子產生“我已經學過了,不用再聽了”的錯覺。
第二個階段是聽課學習。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有留意,或者也沒有關注到孩子在學校上課的情況。語文課學習過程中的核心階段就是聽課學習了。孩子每天在學校的時間也不短,他的主要學習場景還是在學校的。家長們更應該用心幫助孩子培養課中認真聽課的各種好習慣。這樣子才能幫助小孩子實現有效聽課。
相信所有孩子都有過曾經在課堂上開小差做其他事情的經歷,沒有專心聽課導致知識掌握不牢固,課后習題不會做,單元評測不過關。畢竟每個班都有幾十個學生,老師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照顧到位的。所以老師不一定能夠第一時間發現自家孩子開小差,就是發現了也不一定能夠馬上就跟他溝通,讓他糾正過來的。
每天放學以后,各個家長都要認真的用心的跟孩子溝通交流,耐心地傾聽他在學校的所作所為,了解他在學校的表現。但是不要一聽完馬上就急著評價他的表現是好還是壞,如果一聽到他講的什么,家長馬上就加以評價,表揚或者是責罵的話,可能會對孩子起了一個不好的引導。他就會覺得,哎呀,如果專門講我認真聽課的話,爸爸媽媽都是表揚的,都是贊賞的,那他可能會逐漸刻意專門說自己表現好的事情。假如說到了沒認真聽課啊,上課開小差呀,爸爸媽媽馬上就是大發雷霆,發脾氣。那可能他以后就會盡量刻意隱瞞自己沒有認真聽課的事情了。我們跟孩子溝通交流不是為了評價他的行為,而是為了幫助他發現自己在聽課的過程中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提醒他要注意改正,繼而取得更好的進步。要以現實的老師作為依據,做好課堂筆記,做好每天的作業記錄等等。
第三個階段就是課后復習。語文課后復習需要關注的有幾個點。第一點就是看背誦要求,如果有背誦的,那要爭取當天把它背出來;如果沒有背誦的,有發現是朗讀的,那么一定要多朗讀幾遍,或者提高難度訓練自己能把課文背得出來,那就是更好的最好的。第二點就是掌握生字詞,課文要求要學的字必須做到會讀會寫會組詞,甚至還要會造句。第三點就是摘抄好詞好句,培養審美的眼光,找出好的句子,接著仿寫。第四點就是落實老師布置的作業。課后復習這一塊呢,主要還是把能夠背誦的都要背誦,不能背誦太長的話都要多朗讀幾遍。要學一學這種文章的寫作手法,欣賞到它的美。
以上三個階段是存在互相影響的關系,其中聽課學習是核心階段,課前預習是為了更方便聽課學習,課后復習是為了鞏固聽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