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剛進門,一臉興奮的兒子就沖我嚷嚷:“媽媽,這4個哥哥好厲害,我也要像他們一樣,賺好多的錢。”
我一看,原來是最近火爆全網的“學霸寢室”。
可孩子,你只盯住他們有多少獎金,卻沒看到他們背后付出多少汗水。
白天,他們專心致志各自學習;晚上,他們經常討論問題至深夜。
四年內,他們幾乎沒任何娛樂活動,爭分奪秒地鉆研。
經過不懈努力,他們在四年內包攬了26項學科競賽獎,包括國際性競賽2項、國家級3項、省級5項,所獲得獎金累計近20萬。
據悉,一開始只有一個人決定直博,其余三人在他的影響下,覺得要留就一起留,決心相互努力,實現共同目標。
如今,他們全員上岸,直博本校,完成最初的約定。
不少網友大呼:原來優秀真的會傳染呀!
也有人表示羨慕:我不在乎錢多少,而是奮斗路上有人陪同,互相幫助,互相成就。
正如韓寒說過:“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優秀會“傳染”的本質,在于學霸們都擁有強大的自控力,嚴格的執行力,會形成良性競爭的圈子,影響他人一起變得更優秀。
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
孩子,要想未來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和誰一起,真的很重要。
圈子的質量,決定你的高度
知乎上曾有一個話題:一個人的圈子到底多重要?
一網友回答:
兒子上初中以來,經常被老師投訴打架、逃學,他們頭疼不已。
她和丈夫只好輪流去學校查看,結果發現兒子認識了不良同學,被帶去打游戲,或者偷偷抽煙。
發現原因后,他們立即對兒子進行教育,每天接送孩子,還讓品學兼優的同學到家里做客。
慢慢地,兒子在學習上進步了,最后還考入理想高中。
工作時,兒子也有意識結交積極進取的同事,向他們學習。
幾年后,兒子成為了公司的中流砥柱。
作家賈平凹在《游戲人間》里寫道:
“朋友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為名為利的奮斗歷程就是朋友的好與惡的歷史。”
事實上,你的圈子質量,決定你的發展質量;
你所在的圈子,直接影響別人對你的價值判斷。
當年,史玉柱準備建造巨人大廈時,因為資金告急,只好將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
而保健品業務因資金“抽血”過量,再加上管理不善,最后負債2.51億。
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幾個月不出門。
這時,同學段永基出手相救,才讓史玉柱東山再起。
兩位黃金搭檔,成就了腦白金的商業傳奇。
在《給成交一個理由》一書中寫道:“一個人可以達到多高的層次,取決于他能和什么樣的人建立聯系。
通過認識某個人,可以接觸到他的資源。正是這些資源可以幫助你達到更高的平臺。”
沙子是廢物,水泥也是廢物,但它們混在一起是混凝土;
大米是精品,汽油也是精品,但它們混在一起成了廢物。
所以,圈層的廣度和精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交友不慎的殺傷力,你無法想象
美國社會學家尼古拉斯和詹姆斯·弗勒通過研究“朋友對我們行為的影響”,指出:
“我們平均有80%的覺醒時間是和朋友一起度過。他們是我們生活環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他們影響我們,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身邊是些什么樣的人。
你永遠不知道,肝膽相照的朋友,什么時候會在你背后捅刀。
自小聰明的唐伯虎,16歲就高中秀才,轟動鄉里。
后來,他上京赴考,結識了江陰富家子弟徐經,倆人相談甚歡還結拜為兄弟。
但徐經不學無術,使用旁門左道拿到試題,還向唐伯虎套出答案。
結果,他成為榜眼。眾人不滿,聯名告狀。
官員查到徐經作弊,牽連到唐伯虎,直接取消他們的功名且不得再參加會考。
深受打擊的唐伯虎,自此放浪形骸,和徐經一起出入煙花柳巷。
最后他郁郁而終,年僅54歲。
劉同在《誰的青春不迷茫》中寫道:
“你的朋友是什么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心理學上有一種“目標傳染病”,就是在一個圈子里,目標會傳染給對方,如優秀、執著等。
反之,不良誘惑也能傳染,如酗酒、斗毆等。
好的朋友,可引你齊奮進;差的朋友,可讓你下地獄。
還記得轟動一時的日本戰后“最大殺人魔”植松圣嗎?
他出身書香世家,也曾是一個善良陽光的少年。
可惜,成年后交友不慎,他一步步滑落,打耳釘、紋身,甚至群毆、吸毒。
當時他在福利院上班,覺得這些智障者總給自己惹麻煩,心生不滿。
朋友慫恿道,不高興就殺光他們啊。他不由得心生歹念。
一次深夜,他潛入福利院,用匕首、錘子等工具,殺死19人,傷害26人。
被捕時,他一臉得意,大聲叫囂道:“我是為日本除害。”
最終,植松圣被判處死刑。
科學證明:“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
你接受到什么信息,你的身上就會呈現出什么樣的精神狀態。
孩子,你要想成為翱翔長空的雄鷹,就要遠離見識短淺的燕雀。
擇益友而交,你的路就對了一半
商業哲學家吉米·羅恩曾在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論”中說:
“一個人的財富和智慧,基本就是5個與之親密交往朋友的平均值。”
在圈子里,朋友越優秀,意味著對你的價值越高,對你的事業幫助越大。
顏寧和李一諾被世人稱為最牛閨蜜。
一位成為了清華最年輕博導,后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成為終身教授,孕育桃李;
一位成為全球青年領袖,創辦一土學校,投身公益。
從青澀到成熟,相知相伴,這一段20年的友誼始于1996年。
當年,她們同時考進清華生物科技與技術系,入住同一幢樓。
從小被眾星拱月的資優生顏寧,高手如云的壓力隨之而來,一時難以適應的她如同活在煉獄。
期中考的高數,僅僅是67分,深受打擊的她感受到自信心在慢慢凋零,裂成碎片。
但父母的諒解,讓她不再懷有負罪感,開始盡情享受大學生活。
如果沒遇見李一諾,或許她也會甘于平凡。
當時,顏寧是老師眼中淘氣的不靠譜“學渣”,而李一諾是全面發展的“學霸”。
大一暑假,因高數受到重挫的她們在圖書館意外相遇,自此產生一段奇妙的交集。
倆人性格迥異,顏寧活潑外向,李一諾獨立沉穩,性格互補的她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而顏寧坦言,自己清華歲月能五彩斑斕,都是因為一路上跟著李一諾跑。
李一諾覺得課少,可以去考托福提高英語,她就跟著報名新東方,最后的分數高得離譜;
李一諾認為要早進實驗室,她就徹底迷上科研,后來還成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
李一諾聯系在上地的諾德中國研發總部做畢設,她也義無反顧追隨,刷出一份亮眼的本科CV。
她們惺惺相惜,你追我趕,成為彼此的同行者,最終攀登上一個個高峰。
跟著蒼蠅走的人,只能到達骯臟的溝渠;而跟隨蝴蝶飛的人,才能嗅到鮮花的芬芳。
一個人的圈子,往往決定你的性格、學識,甚至人生成就。
只要結交益友,你的路就對了一半。
唐代名臣魏徵說過:立身成敗,在于所染。
活力四射的人,能讓朋友趣味橫生;消極頹廢的人,能讓朋友消耗斗志。
孩子,你選擇什么樣的圈子,直接決定你的人生能抵達怎樣的高度。
當你身處一個正能量的圈子,心無旁騖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實現自我價值時,金錢、名利總會來得恰如其分,自然而然。
余生不長,山水萬程,愿你提高自己段位,所遇皆益友,所行化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