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在4-7個月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淘氣”了……
抱TA的時候,手會不安分地亂動,朝你的臉上亂拍;身邊的東西,抓起來就想往嘴里塞;家里的玩具、紙抽、繪本等等,只要在能觸摸到的范圍內(nèi),都無一幸免被蹂躪一番……
其實,媽媽們也不用著急制止,寶寶的這些小動作正是聰明的表現(xiàn)呢!
小手亂動,鍛煉大腦
4-7 個月的寶寶正處于手部精細(xì)動作的發(fā)展期。
媽媽們可能不知道,相比于大腿、手臂、后背等大肌肉群,手指、眼球、舌頭這些相對較小的肌肉群,反倒要耗費更多的大腦細(xì)胞才能靈活使用。寶寶每次靈活地操控雙手,至少能讓 1/2 的大腦都參與進來。
所以,在寶寶發(fā)育的過程中,TA的手指動作越精細(xì),就越能促進大腦發(fā)育,變得更聰明。
寶寶吃手,好處多多
吃手,是全世界寶寶的共同愛好。
雖然這不是一個好習(xí)慣,但卻能鍛煉寶寶手指的精細(xì)動作和本體感覺。
而且,這時候?qū)殞氄幱诳谟冢囝^也需要較多的刺激,嘴巴的填充感也能讓寶寶產(chǎn)生安全感。
所以說,2 歲前的寶寶吃手沒有必要強行阻止。在寶寶2-4 歲后,媽媽可以逐漸引導(dǎo),或者用食物和玩具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寶寶慢慢就會改正了。
愛撕東西,大腦更聰明
有時候,寶寶看到紙張就喜歡將它撕開或撕碎。
雖然這種“搞破壞”的行為我們不提倡,但這對寶寶的小腦和大腦而言,也是一種充分的鍛煉。
因為寶寶在撕東西的時候,至少需要四根手指操作,眼睛也要一起協(xié)同工作。如果寶寶還能將紙巾撕成很多段的小細(xì)條,則相當(dāng)于完成了一種更高難度的挑戰(zhàn)。
所以,如果寶寶撕的東西不重要,媽媽也不必去阻止。或者,也可以給寶寶一些廢紙或紙巾,讓TA自己玩耍、鍛煉。
不過,不去阻止不等于放任不管,我們在讓寶寶“放飛天性”的同時,也要遵循以下兩個要點。
1. 注意安全與衛(wèi)生
為了安全起見,媽媽可以用嬰兒圍欄和爬行地墊,給寶寶建立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同時,也記得用防撞角、抽屜鎖等工具將危險物件隔離,讓寶寶在里面放心玩耍。
除了安全,衛(wèi)生也很重要,考慮到寶寶喜歡咬東西的緣故,媽媽要提前做好清洗和消毒的工作。
2. 耐心觀察,不予打擾
在安全與衛(wèi)生的前提下,如果寶寶有吃手或是撕東西的行為 ,且對TA沒有影響,媽媽們也不用馬上制止。耐心地觀察和等待,才能讓寶寶更好地探索。
寶寶手上的小動作多,這是寶寶大腦發(fā)育的自然表現(xiàn)。
TA呀,正在探索這個世界,悄悄變聰明呢!
所以,媽媽們對此也不需要過多的干預(yù),順應(yīng)寶寶的天性,學(xué)會適當(dāng)放手,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