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育兒知識又來啦,育兒是一件看似尋常實則繁瑣無比的事情,乍一看很簡單,其實里面蘊含很多科學理念。今天的文章就整合了很多育兒理念和做法,這是很多家長思考和實踐后的“育兒真知”。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接下來一起看看吧!
01 孩子出口成臟,父母很受傷
星期天,和女兒逛超市,她看上了一款玩具,因為家里已經有類似的了,我就對她說,咱們不買這個了,買其他的好不好。
女兒不依不饒,馬上說,我就要這個,你必須給我買。我又對她解釋了一陣。沒想到她越聽越不耐煩,說:“你不買的話,我就打死你”。
聽了女兒這番話,真是讓我哭笑不得,一時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回答她。
后來,我還發現她各種各樣的臟話,“你這個笨豬!”“你是個臭粑粑!”“我要把你扔出去”。
生活中,遭遇孩子口出惡言,常常讓寶媽寶爸怒不可遏、很受傷,甚至有時候還讓周圍的人感到很不可理解。
最近,演員賈靜雯的女兒梧桐妹在Instagram用英語發了一條限時動態:holy fuck tmr we have school(xxx明天就要開學了)。
沒想到,由于動態中帶有臟話,梧桐妹很快就被網友怒批沒有素質而上了熱搜。向來很乖的梧桐妹因此不甘示弱地回擊:說臟話又怎么了?
隨著事情的不斷發酵,不少人還認為梧桐妹是因為媽媽賈靜雯離婚,造成心理陰影而說臟話。
其實,網友對于梧桐妹說臟話的事件有點反應過度了,這只是情緒的一種表達,并不代表孩子沒有素質。
說臟話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部分,孩子口出惡語,有時候是發泄情緒,有時候是童言無忌,作為父母要及時找到原因,不要一吼了之,也不要聽之任之。
02 孩子出口成臟,你知道原因嗎?
為什么孩子們會說各種各樣的臟話呢?
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兩個階段最喜歡說臟話。
第一個愛說臟話的時期就是3-5歲,這個時期,孩子對語言學習有著非常強烈的欲望,喜歡模仿各種詞語。
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將這個時期稱為詛咒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孩子聽到一些臟話或者詛咒類詞語后,喜歡模仿使用,大人越是制止,他們就越喜歡說。
孩子之所以會說這些臟話,是因為他們發現說這些臟話會引起大人們的注意,甚至可以通過使用這些詞匯來占據心理優勢。
孩子在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都會受到臟話影響。一次在幼兒園接女兒放學,有幾個孩子一起出來,只聽見其中一個孩子說了一句,你是個大粑粑。
然后女兒和其他幾個孩子都一起說了起來,你是個大粑粑,邊說還邊得意的笑起來。這個時候孩子就是一種語言模仿。
另一個愛臟話的時期就是12-16歲,叫做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往往喜歡追求時尚、表現個性。而說臟話會更能體現他們的個性,更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前面說到的梧桐妹說臟話就是這個原因。
當孩子愿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喜歡說一些臟話、難聽的話,甚至做出一些打人的行為,來宣泄情緒。其實,孩子并沒有惡意,他們只是在表達情緒而已。
03 生氣不如淡定,聰明的父母都這樣做
1、生氣不如淡定,冷處理遠比教訓孩子好。
當孩子說了一些臟話的時候,父母不要急于批評孩子,而是要學會冷處理。要明白不管他說了什么臟話,他們并不懂這些臟話的含義。
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反應得太過強烈,反而會激起孩子們的興趣,認為說這些臟話更能引起大人的注意,他們更會樂此不疲了。
父母一定不要表現得怒不可遏,甚至對孩子爆粗口,一味地指責孩子,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會更加逆反,更加喜歡說臟話。
只要父母不給孩子想要的回應,他們就會覺得這些臟話沒有意思,一點不好玩,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停止了。
2、詢問孩子說臟話的原因,引導孩子合理發泄情緒
父母應該在孩子平靜下來以后,和孩子好好交流,傾聽他們心里的想法,問問他們為什么說臟話。
如果孩子說不出為什么,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們爸爸媽媽是很愛他們的,有什么不高興都可以給爸爸媽媽說,也可以引導孩子看動畫片或者做游戲,教會孩子用其他的方式來宣泄情緒。
如果孩子是在學校跟其他人學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不能對別人說臟話,因為這樣會讓別人難過的,并告訴孩子正確的說話方式是什么。
我的女兒以前經常說,快點,你必須幫我拿玩具。我就會告訴她,你找別人拿東西,要說請你幫我拿一下玩具,這樣別人才會幫你拿。
剛開始教的時候,女兒依然還會說一些命令式的語言。現在教的次數多了,女兒就不會這樣說了,每次她叫我們拿東西的時候,都會帶上一個“請”字了。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樹立好榜樣很重要
芝加哥大學教授達娜·薩斯金德博士研究發現,孩子在三歲之前,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孩子的大腦。
之前聽同事講過一個故事,在他老家有一戶人家,家里很窮,兩口子都沒有文化,經常打架、吵架,吵架的時候更是什么難聽的話都說得出來。
他們的孩子就一直在這種環境里長大,后來小孩好不容易讀了村小,但是經常和同學鬧矛盾,動不動就罵人,而且還盡是罵些難聽的話。
后來,小孩在學校不服老師管教,甚至還罵老師,之后就輟學在家,整天在街上游手好閑,一個好好的孩子就這樣毀掉了。
孩子三四歲的時候語言模仿能力很強,如果父母不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小孩就會有樣學樣,慢慢地說臟話就習以為常了,長大后就會出口成臟。
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營造一個文明的語言環境,避免在孩子面前講臟話、爆粗口。
現代學前教育鼻祖福祿貝爾說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聰明的父母都能夠抓住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正確引導孩子,孩子長大以后就能成為一個有修養、有氣質的文明人。
今天的內容就聊到這里了,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一起討論,分享您的寶貴經驗,我們在這里共同進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