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早在兩千多年前,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就認為:“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對于一個孩子而言,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言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父母的教育觀念始終牽引著他。
一個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息息相關(guān),甚至可以說父母的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啟蒙學校,如果父母的教育觀念不同、教育步調(diào)不一致,很容易導致孩子無所適從,在行為上出現(xiàn)偏差。因此,想要促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品質(zhì),就得先從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做起。
“好動”“多動”有區(qū)別
一說起小學生好動這個話題,很多家長就會大倒苦水,言語間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了多動癥。并為此擔憂著急,堅持要將孩子的多動行徑杜絕在萌芽期。然而,從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提醒我,孩子出現(xiàn)這一類問題,根源多在父母身上。
家長首先要先了解多動癥的真正癥狀,不要一看到孩子有淘氣的行為、不夠安靜就給他扣上“多動癥”的帽子。
將說謊危機變?yōu)榻逃鯔C
因此,如果孩子沒有突出反常的行為表現(xiàn),當我們懷疑孩子是否有多動癥時,希望家長不要隨意自行判斷,隨便對孩子說你是多動癥,否則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刺激,因為這樣冒然的舉動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增加他的精神負擔。只有正確了解多動與好動的區(qū)別,才能有正確的判斷,幫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其次,你需要耐心。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比較喜歡動時請不要另類化,要想盡辦法把孩子的旺盛精力通過適量的體育活動幫其宣泄掉,孩子就能在該安靜的時候安靜下來了。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只要你真心付出,多陪伴觀察,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好動或許只是思維靈活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你也會在全面了解孩子后獲得更多的驚喜。
將說謊危機變?yōu)榻逃鯔C
憑著多年來與孩子打交道的經(jīng)驗,我知道孩子愛說謊其實是安全感缺失的一種表現(xiàn),兒童發(fā)展心理學上也提到這一點。要糾正孩子愛說謊這個行為,首先要改變的是父母本身在教育過程中的言行舉止。
孩子愛說謊,往往是出于這幾種原因:一是孩子多次體驗過說了實話會被大人責罵甚至挨打,出于自我保護意識,便開始用說謊為自己的行為開脫;二是有時候被大人影響所致,比如大人跟孩子說我是逗你玩的;三是有時候孩子撒謊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出于好勝心、自尊心的心理。
很多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就會為此憂心忡忡,如臨大敵,甚至認為是自己教育失敗。
其實,孩子愛說謊并不可怕,家長不要動輒將之視為洪水猛獸。每當孩子出現(xiàn)類似行為時,其實就是教育契機出現(xiàn)的時候,家長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解說謊背后的因由,再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如果孩子已經(jīng)認識到說謊不對,那么要更進一步引導他說出真相會有什么樣的良好結(jié)果,讓孩子明白說謊對別人和自己的壞處。
當然,要改變孩子的這種現(xiàn)象,首先要改變的是父母。父母可以通過訓練和學習強化這一習慣:在孩子做錯事后,首先告訴孩子,他不會被罵,也不會被打;其次在孩子陳述事實的時候,不要隨意打斷,做出主觀評價;在孩子說了實話后,要先肯定孩子誠實的表現(xiàn),最后再給出建議,讓孩子懂得如何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此強化自身教育方法,孩子說謊的習慣就會慢慢得到糾正,孩子的自尊心、責任心也會提高。
簡單粗暴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時代已經(jīng)變更,但有的家長依然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這些傳統(tǒng)教育觀念,因為自己也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這類家長以為教育孩子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卻不知這一頓打會“打”出孩子更多的問題。
記得多年前我教過的一個二年級學生小亮,這是一個智力聰穎、性格怪異的小男孩。
他經(jīng)常遲到,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睡覺,平時少言寡語,與同學相處也不甚愉快,為此,同學們都不愿意跟他玩,我找他談話好幾次,也無果而返。通過家訪,我得知小亮的壞脾氣其實是父親簡單暴躁教育方式下的結(jié)果。于是,我跟他父親分析了小亮的脾性與他的不當教育方式有關(guān),并與小亮父親“約法三章”,告訴他要做出改變。
首先是改變教育觀念,不要再相信“不打不成器”的道理,當小亮“不聽話”時,要控制住情緒,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要多關(guān)心他的學習和生活,遇到問題及時向老師反饋。
其次,注意親子溝通,要好好說話,多陪伴,多看他的優(yōu)點,給予鼓勵和溫暖。
第三,作為家長要與時俱進,努力學習新的教育方法。我建議他多聽盧勤、李玫瑾等教育專家老師的講座,看《怎樣說孩子才會聽 怎樣聽孩子才會說》等家庭教育書籍,在書中學點教育孩子的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幫助下,小亮的人際關(guān)系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學習態(tài)度也轉(zhuǎn)變了不少。
那么,在這樣一個容易內(nèi)卷的時代,家長如何與時俱進當好父母,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呢?我的建議是:
1.改變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值
當今時代科技發(fā)展迅猛,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這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來說,無疑容易被內(nèi)卷裹挾——我的孩子絕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不管孩子的學習能力如何、愿不愿意都不能再瘋玩了,得讓他早點進補習班加碼學習才行。
就如電視劇中《小舍得》的田雨嵐,把學習優(yōu)秀的兒子顏子悠逼成了抑郁癥,南儷把性格開朗、多才多藝的女兒夏歡歡變成了嫉妒心強的孩子,不愿意與父母親打開心扉那樣寫實。
家長得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待問題,要認識到十個手指有長短,有的孩子或許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不能把他“逼”成抑郁癥、焦慮癥,要堅信只要他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將來做什么工作都是分工不同而已,心里的擔子就會輕松許多。
2.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俗話說,環(huán)境造就人。當孩子進入一個亂糟糟、鬧哄哄的環(huán)境,能靜下心來學習嗎?反之,當孩子回到家,見到一個窗明幾凈、走到哪里隨手都能拿到一本書閱讀的家,心境自然就會安靜下來學習了。
耳熟能詳?shù)摹睹夏溉w》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證。如果你能常常陪伴孩子讀書學習,常常在他身旁靜心閱讀,而不是玩手機刷劇,相信他會有樣學樣,愛上閱讀自然不是什么難事。
總之,父母如果能改變自己不當?shù)慕逃^念和教育方法,糾正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尊重孩子,包容不足,給予足夠的耐心,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揚長避短,相信孩子必然會朝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向成長,而父母也必然在這樣的用心陪伴中豐滿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