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孩子生活學習都很拖拉,不知怎么幫他改正【千個家庭教育案例510】
男孩,7歲,上小學二年級,平時生活和學習,一是拖拉,二是馬虎,能10分鐘寫完的作業,能拖到半小時,平時吃飯和其它情況也是很拖拉;同時,又很馬虎,寫作業或考試,往往難的題目做不完,但很容易的題目會做錯,不知該如何幫他改正。
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分析建議:
1、孩子功課太多,緊追慢趕,往往就丟三落四,忙中出錯,應該放慢作業速度,追求事半功倍。
2.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并且是孩子自己檢查,依賴父母檢查,讓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點。
3、家長發現孩子粗心大意時及時糾正,提高孩子注意力,避免孩子學習疲勞導致應付功課。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需要通過從孩子自身衣食住行+居家環境+學習目標動力引導+注意力訓練+家長的教育方式等方面來改善,也就是家庭教育的道法術結合。
孩子學習粗心不踏實二年級時候糾正還不晚,若是孩子長期養成習慣就不好了。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加強練習,不斷地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就能最大程度地幫助孩子減少計算中的"粗心大意。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現的每一次粗心馬虎、拖拉的現象家長都要趁熱打鐵的糾正過來,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每—天,力爭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堅持下去,從而克服自己遇事急躁、馬虎的毛病。
導致孩子成長與學習的問題,基本上包含著這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孩子自身的原因,重要性占50%左右: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動力;是否有良好行為習慣;是否有沉迷于手機網絡;是否有自信心學習。
第二方面、家庭環境與家長的原因,重要性占30%左右:
家長的焦慮嘮叨情控制;家庭教育信念;家庭教育能力;親子溝通;家庭環境與衣食住行。
第三方面、學校師生同學關系,重要性占10%左右:
孩子與老師或同學發生矛盾時,也容易導致孩子成績下降,甚至不去學校的。
原因四、家長持續學習引導教育陪伴孩子成長,重要性占10%左右。誠邀您分享給更多的家長,讓家長與孩子少走彎路,積累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