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小學后,孩子就算真正開啟了學習生活,成績成了老師和家長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依據成績可將孩子劃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霸、學習一般和學渣。
孩子上幼兒園主要是玩耍和社交,大部分家長并不在意孩子的學習,從幼小銜接開始,就能逐漸感覺到緊張的氣氛。
朋友圈里有句話很真實,叫小學的家長正處在家長中的最底層,除了負責后勤之外,還要輔導作業,操心孩子的學習。
一旦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父母就會跟著焦慮、頭疼,將來跟不上進度怎么辦?
一年級是“差生”沒關系,孩子還有很大的逆襲可能
群里有位寶媽最近很焦慮,她家兒子才剛上一年級,不久前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看見上面的分數當天晚上都沒睡著。
孩子上小學的前兩天,我就已經做好成績不理想的思想準備了,肯定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小學生活。但這都一個學期過去了,成績怎么還提不上去?一年級很多雙百分,可他每次都是這么點分,我又不敢太使勁說,怕傷了他的自尊心。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種情況,孩子成績不好,可說又說不得,催又催不了。
其實真沒必要太擔心,小學一二年級班里有一半的學生都可以拿到一百分,考試時稍微有點不小心就會得90分,成為中下游,這并不能代表孩子的真實潛力。
導致這種“差生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長沒有讓孩子正式接受過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良好銜接,或者沒有接受過啟蒙教育。
于是,孩子會出現坐不住,注意力還停留在幼兒園階段,上課不能保證長時間集中的情況。
但只要從現在開始著力于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他遲早會逆襲成為學霸的,父母坐等就好。
讓孩子養成這四種習慣,可蛻變為優等生:
1、寫字認真
看看孩子的作業本,他的每一個字是否都是一筆一劃、不敷衍的。如果是,那么他日后成為優等生的可能性很大。
寫字認真可以看出孩子很有耐心,至少對待學很認真,態度端正,即使現在還沒有成為學霸,以后在主動性方面也不用擔心。
2、先寫作業再玩
不愛學習的孩子,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伙伴出去玩,等玩夠了才在父母的督促下,不情不愿地坐在書桌前把作業完成。
如果你的孩子放學后可以第一時間自覺完成作業,那說明他的自制能力很強。
他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淀,跟著計劃一步步向前走,相信日后的每一次考試都可以有明顯的進步。
3、會關注自己的成績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如果孩子會因為自己考得不好而苦惱,至少說明他對學習是在乎的。
只要家長在一旁認真引導,和孩子一起發現不足,及時改正,那么好成績就在不遠處了。
4、有閱讀習慣
在此要特別指出一點,很多家長見孩子成績不好就讓他不斷刷題。
但小學的題很簡單,沒必要靠刷題來提升成績,這樣不僅增加孩子的負擔,如果成績依舊沒有提升,還會造成家長的焦慮。
真正要依靠刷題獲得好成績的時期,在初中和高中,小學盡量培養孩子形成每日閱讀的習慣就可以了。
在閱讀中學會總結、提煉中心思想,切身體會文中每個文字的意義,對日后的語文閱讀有幫助,應用題基本也沒有問題。
孩子小學階段識字量尚且不足,很多家長不知道給他們買什么書,推薦下面這套與教材、教學無縫銜接的圖書,包含有1-6年級上下冊的內容,也是老師們推薦的書單。
難度依次遞增,能有效快速地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還有考察的課后題,大語文時代考察孩子對經典作品的理解,這些就能幫上忙。
一年級的是童謠或者兒歌,都配有一個知識口袋,并配有音頻,能幫助孩子理解有難度的詞匯,且易于記憶。
每一頁顏色都很豐富,卡通可愛的配圖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孩子想象力,吸引目光。
還有國內的四大名著、古代寓言、國外的魯濱孫漂流記等小說,都能給孩子神奇的體驗,附贈有閱讀指導手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