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位媽媽分享了她與一年級兒子斗智斗勇的視頻。
視頻中,小男孩正在切橡皮,一開始的興致勃勃,后來累到想停下,最后受不了大哭起來。

原來小男孩上課總是喜歡切橡皮,媽媽知道后想出一個辦法,她買來一整盒橡皮,讓孩子一次切個夠,說累也不能停下。
結果,孩子剛切了兩塊就不行了,求媽媽放過……


網(wǎng)友都覺得這個媽媽的太機智了!
身邊很多爸媽經(jīng)常為自己家孩子的壞習慣發(fā)愁:
我兒子總是把房間搞得像豬窩,又不讓收拾,經(jīng)常邋里邋遢;
我家大寶最近不知道跟誰學的,說話帶臟字,說他還犟嘴,愁死我了了;
孩子吃飯總是來回翻,只挑自己喜歡的,說也不聽,都不知道該咋辦……
雖然都是小毛病,但在家長眼里,卻是影響孩子向上發(fā)展的大問題,不僅要改,還想要孩子配合自己,積極主動地改。幫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應如何做?
把控情緒,善于抓住時機
面對孩子壞習慣,家長要第一時間引導孩子改正,切記情緒化,千萬不要不問緣由地訓斥孩子改正,對孩子怎么改也不聞不問,讓小毛病變成難以改正的大問題。
循序漸進,提前制定規(guī)則
孩子身上的壞習慣不是一天養(yǎng)成的,改正需要循序漸進,家長一定不要急。
另外,對于孩子身上可能出現(xiàn)的其他壞習慣,也要提前制定規(guī)則,引導孩子遵守,這樣不僅可以預防壞習慣的養(yǎng)成,還能讓孩子變得懂分寸,有禮貌。

以身作則,營造好的環(huán)境
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有意識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引導孩子改正壞習慣的過程中,家長如何對孩子,孩子將來就會如何對待這個世界,所以壞習慣要糾正,愛也要傳達到孩子心里。
孩子只有自覺自愿改掉壞習慣,才能完善自我,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