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的18招
父母和孩子可以通過以下準備,去應對這些情況:
(1)冥想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孩子焦慮時,家長要做的就是提供安靜的環境,讓孩子在安靜的狀態下,自由地沉浸其中。
(2)運動
為孩子提供獨立的運動空間,例如:跳繩、打羽毛球、游泳、舞蹈、網球等,鼓勵他們多進行各種運動,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釋放自己的精力,釋放自己的壓力,讓焦慮遠離孩子。
(3)生活經驗
面對孩子的焦慮,家長不能再像無頭蒼蠅一樣兀自猜測,而是應該把焦慮情緒疏導,幫孩子找到更健康的減壓方式。
同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旅游,在旅行中讓孩子見識更廣闊的世界,讓孩子明白人和人是不同的,家長應該借助旅途中和出行等方式,幫助孩子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時調整。
還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體驗,也能夠讓孩子從內省的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感悟,學會克服困難,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
(4)給孩子肯定和鼓勵
雖然孩子的焦慮是負面情緒,但是家長不能因此否定孩子的焦慮。
孩子焦慮時,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行為是受到重視的,這種鼓勵對孩子來說是最有效的。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焦慮的想法是什么,是不是有些必要?如果下決心準備,就更好了。
同時,在孩子進行心理干預前,家長也要對孩子進行相關的心理輔導,讓孩子能夠及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正確地回應,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的焦慮情緒甚至留下心理陰影。
(5)增強孩子自信心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自信心是建立在應付人際關系上的。他們必須要在與人交流中完成基本的社會化,才能適應社會。所以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逐步提高孩子在人際關系的學習能力。
以上就是幫助孩子克服焦慮情緒的方法,我們家長可以對照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們不斷改進,逐步形成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習慣,以達到他們身心健康的目的。
(6)積極心理學家指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積極地找到他的優勢,在此過程中積極引導,給孩子內心力量。
例如,孩子不喜歡穿長袖襯衫,媽媽可以和他商量:“你喜歡長袖子嗎?那就穿長袖子了。”如果孩子還是不肯穿,媽媽可以告訴他:“長袖子長褲太短了,不好看,容易被人欺負,還不快點把衣服脫下來。”
并告訴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不要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父母是你最堅強的后盾。這樣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告訴媽媽,而不是孤軍奮戰。
比如孩子不喜歡吃青菜,媽媽可以告訴孩子:“青菜對身體不好,你可以不吃,但蔬菜對牙齒不好。”
這樣一來,孩子就容易明白,他不吃蔬菜是因為不想吃胡蘿卜而不是討厭青菜。
如果孩子在每次吃飯時都抱怨蔬菜長得太多,不喜歡吃青菜,那么媽媽可以告訴他,“吃蔬菜也可以這樣,蔬菜可以把皮抹在上面,吃菜的時候可以把胡蘿卜和肉都抹到菜里去,這樣能更好的。”
給孩子換一個更有營養的蔬菜水果
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對于身體的好處也是很多的,比如蘋果可以生,黃瓜可以炒,西瓜又可以吃,生之前的蔬菜都是很難吃的。
所以媽媽不妨這樣告訴孩子:
““媽媽也想吃,但是現在已經吃過了,可以把蔬菜水果放在盤子里,這樣你們就可以吃了。”
“是不是以后只要有新的蔬菜瓜果,媽媽就可以給你們買。”
同樣的,讓孩子吃一點,也許效果會好很多。
別看孩子小小年紀,吃了這一碗飯就會吐出來,且很難消化吸收。如果媽媽這樣教的話,可能反而會加深孩子對蔬菜水果的印象,因為蔬菜水果中的肉類和營養素是不能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