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不聽話老師兇孩子,老師兇孩子就給孩子罰站,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孩子一直跟老師對抗。
其實我還是希望我們家長不要跟老師對著干,如果老師對孩子表面上兇孩子,言語上沒有經常說這句話,或者話經常說,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如果你覺得老師沒有特別兇孩子,那一定是方法錯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的家長,孩子聽話,老師高興,他看到孩子作業不認真,腦子里就想:這孩子這么聰明,成績肯定好吧?
家長就會說:我看你布置的作業,基本上老師都會了,你還能不能認真一點?
孩子沒有了解的東西,自然很容易“糊弄”,也就會影響學習的勁頭。
家長的“暗教育”比“暗教育”更有效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校交作業,老師就是要檢查的,如果不檢查的話,班級里可能會“沒面子”了。
其實,這種現象并不罕見,據有關部門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孩子的作業量是有82%,并不意味著每天都是寫作業的量。
而班主任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作業量,實際上是成倍增加的,有超過60%的孩子每天放學后會額外作業,剩下的每天放學后才會進行課外閱讀,成績還是跟不上的。
所以,才會導致“沒有時間玩”的情況。
如果家里有小學生,家長能多留一點時間給孩子做親子閱讀,不僅有助于培養閱讀興趣,還能促進良好的親子關系。
有調查發現:很多孩子從幼兒園起就一直沉迷于手機游戲,正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孩子小時候正確地“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才會對手機游戲越發著迷。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出現游戲上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游戲本身吸引力不夠,而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事實上,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孩子天生就喜歡玩手機游戲,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家長的疏忽給孩子造成的。
家長自身不自律
我們常說“言傳身教”,家長如果不自律,不以身作則,孩子也不會不想自律,如果父母能做好表率,孩子自然會受到感染。
爸爸媽媽帶孩子做事情,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第一時間想到玩游戲,如果父母能夠以身作則,自己合理安排時間,讓孩子不沉迷手機游戲,并且學會控制游戲時間,相信孩子也不會有機會沉溺手機游戲。
3、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發揮榜樣作用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什么樣,孩子就是什么樣子,很多父母都會教育孩子,但是一味的批評、指責、抱怨、否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疏遠你,不愿與你親近。
父母應該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幫助孩子戒掉手機游戲?
1、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有愛的老師。父母要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次數,多陪孩子讀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如果長期在外工作,可以多在家里陪伴孩子,一定要時常和孩子視頻溝通,讓孩子知道你在身邊,就算有特殊情況也要及時告訴父母,這樣孩子才會更加信任父母,更加愿意和父母交流溝通。
2、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孩子如果沉迷手機的話,那么就會耽誤學習,所以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才能幫助孩子快速的戒掉網癮,回歸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
各位家長對孩子過度沉迷手機的表現有哪些看法呢?你是否會讓孩子玩手機呢?對于孩子玩手機,你又是如何引導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