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坐車不聽話出事的視頻讓無數人感慨。
熊孩子鬧著不去,家長要冷靜處理。
爸爸在旁邊說,寶寶好好拉車,不可以亂動,不可以到處亂摸,這時候如果不是故意讓車開走,那就必須要馬上停下來,否則就會弄傷自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孩子坐在椅子上玩耍,起初可能玩的很開心,可是時間一長,孩子就容易坐不住,開始要哭鬧,這時候父母就需要馬上把孩子拉走。
但是這個時候,家長要及時和孩子說清楚,我們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下一次就不能再玩了,并且告訴孩子,這個時候再貿然的哭鬧,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好的。
還有很多孩子喜歡使用武力解決問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就會選擇打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但是打的方式家長一定要把握好。
第四步: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撒謊,是因為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后,第一時間就是會詢問孩子原因,然后就會給孩子出謀劃策,幫孩子分析問題,最后孩子也會遵守規則。
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這樣的溝通方式,會讓孩子非常樂意接受,以后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會跟孩子一起去商量。
這樣做,就能讓孩子知道,爸媽知道自己犯錯了,爸媽不是不管自己,爸媽也有犯錯的時候,只要自己改正了錯誤,爸媽就會愛自己。
這樣的溝通方式,會讓孩子在以后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在以后的人生中,還是會有這樣的人出現。
親子溝通是對孩子的愛,更是對父母自己的愛。只有了解了,父母才能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教育才能避免一些錯誤,親子溝通才會更加順暢。
要知道,父母的話,對孩子影響深遠。
4、 和孩子溝通是個技術活,用科學方法,讓孩子“說”出來
作為父母,如果發現孩子不愿和自己交流,或者是自己不太懂溝通的方法,要反省自己的溝通方式是否有效。
如果親子溝通方式不對,不妨可以直接換一種方式。比如說:
“我知道你對我提意見非常生氣,但我希望你們少玩手機,作業應該要完成呀!”
這樣的溝通方式,孩子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直接否定了孩子的情緒,不利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也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所以,學會傾聽孩子,學會觀察孩子,善于溝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親子溝通的藝術,通過溝通,親子關系也可以進一步拉近。
此次,推送育兒心聲,我們邀請了育兒專家、家庭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李老師等多名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將理論和方法結合起來,幫助家長快速掌握方法,解決問題。
本文為李老師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