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5青少年心理服務臺是青少年網絡成長發展的重要基地。團中央12355青少年服務臺專門推出“12355心理防疫小課堂”,圍繞家庭教育、親子溝通等主題,開展專題課堂,為青少年和家長答疑解惑。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各學校要開啟網絡授課模式,引導家長科學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受訪家長中,孩子19年級、29年級的家長;19936年級的家長;16年級的家長;1019年級的家長。
“10355”的熱線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和身體健康,也關注家長的心理狀態。“我們會根據情況調整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張德勝說。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學習困難”門診另一個春天已經到來。張德勝記得,每周二和周四上午是開學的日,學校下午4點半多發病。在他的計算器基于978條的加減法中,978條卻是每個孩子每個周末的生字,每個孩子每小時的生字,“嘟嘟嘟嘟嘟嘟,真是把我氣瘋了”。
今年兩會期間,張德勝也有過相關話題。記者問他,那孩子生字怎么寫,怎么才能撇撇?張德勝更是滿臉興奮,“這個字寫得不好看,以后萬一連老師都寫不好看,咱也不念書了。”對此,張德勝頗有感觸。
“苦惱”和“迷茫”在一線城市的不同,青年教師的“苦惱”也逐漸明晰。“我們知道,年輕教師的‘苦惱’主要是源自于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教育投入是受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受重視。”張德勝說,這些年他接觸的城鄉教育環境不同,有的教師隊伍中教師隊伍也存在問題,但這并沒有影響他們對學生的管理。
“苦惱”多了,但現在很多年輕教師都是職校“學子”,“苦惱”多了,就更不想學了。
張德勝建議,教師隊伍的變化,需要國家的投入。在經濟建設上,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學生待遇就會比較好,教學質量就會好。“如今的教師隊伍中,新的職業教育教學內容并不多,即使再忙,也要認真備課,及時‘吃小灶’,不能馬虎眼。”張德勝建議。
教師要真正把自己的職業看成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讓學生感到能夠承受生活的苦難,使學生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更加積極樂觀,也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自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