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不聽話打孩子,打孩子的危害都有哪些?
前幾天,閨蜜告知我一個不得不棄醫的案例。
她家的孩子5歲了,在一所幼兒園上小學,但是因為一直頑皮,沒少挨打。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期間,閨蜜夫婦經常對孩子進行打罵,孩子的奶奶說,“我都快被孩子氣哭了。”
小時候經常被責罰的孩子,身上都有挨打的陰影。
小時候被打罵的孩子,心里面總是陰影重重。
長大后,也總是會把打罵掛在嘴邊。
有些孩子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會拿小拳頭和媽媽拼命。
但是他們發泄完之后,心中的怨氣會越來越多,根本沒辦法去調整自己的情緒,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
因為,當他們發脾氣時,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尤其是還有爸爸和媽媽,會覺得自己在家里不夠優秀,在外工作不如別人。
內心深處,也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樣的爸爸和媽媽。
孩子長期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會對這個世界,產生懷疑。
因為,即使不具備爸爸的能力,長大后也有辦法讓自己擁有一個家的感覺。
孩子的內心深處,其實非常渴望得到爸爸的認同。
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會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顆渴望得到認可的種子。
當他渴求得到父母的肯定時,心里就會有一種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會影響孩子健康的心理成長。
然而,從孩子到大人,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都會被父母給予很多高質量的關注。
長期被忽視的孩子,會一直想要找到一個歸屬感。
他們會表現得乖巧懂事,讓別人感到欽佩。
但當他們長大之后,才發現,原來自己并沒有什么可尋得。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我們從來不曾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在他們想要的時候,我們也從未給予過他們渴望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庭長大之后,孩子依舊會對父母關閉心門,甚至把親子關系的根基斬斷了。
其實,孩子的問題背后,往往是父母的問題。
所以,養育孩子,請先從自身找原因。
因為,真正的富養,不是賺多少錢,穿多少錢,對孩子的評價標準是什么?
是學習成績好還是體育特長、有沒有社會交往方面的能力?
只要看見他的興趣,就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培養他的學習特長,豐富他的文化知識。
唯有尊重他的意見,才能讓他更加珍惜父母對他的關愛。
小野馬小因為有這樣一對翅膀的經歷,所以他變得自信而開朗。
所以,父母請懂得尊重孩子,懂得欣賞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一個時刻都保持從容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內心永遠散發著陽光。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