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加班出差孩子晚上焦慮
10月28日,小編和朋友約了一次郊游,晚上聚會時,幾位媽媽一起聊著共同的煩惱。
小女孩叫小紅,在我們聚會的時候,她說: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家孩子很內向,不愿意和她玩,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小時候有一次,小紅在幼兒園換了個人,回來和爸爸媽媽說:“我覺得同學都不喜歡我。”
爸爸媽媽卻覺得是孩子在“作”,
不理孩子,不會共情孩子,孩子會覺得,我在幼兒園很孤獨,很無助,我不想和小朋友玩了。
小女孩問媽媽:“你覺得小朋友們和我不一樣嗎?”
媽媽說:“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是兩個不同的,我們是兩個不同的。”
媽媽接著問:“那你覺得小朋友和你友好相處,愿意和他玩嗎?”
小女孩說:“我覺得不友好,我覺得很不友好。”
媽媽:“你覺得小朋友會和你一樣嗎?”
小女孩:“不會。”
媽媽:“你覺得小朋友和你友好相處,還是愿意和你一起玩呢?”
小女孩聽完之后,也不再和媽媽說第二天的事情了。
那對于孩子來說,社交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作為父母要告訴孩子:“小朋友要想一想,如果你的朋友到了明天早上會難過,你可以和他一起去做這樣一個事情,比如,你可以和他說:“今天你的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你,明天我們就來做這件事情好嗎?”
孩子會受到鼓勵的,并且會告訴你明天早上為什么會難過。
下次孩子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能夠更加思考了。
?多說“謝謝”
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想要故意做錯事來引起家長的注意,而是想要獲得家長的認可和關注。
家長不要用“你還小,你還小,你懂什么”這樣的話來敷衍孩子。
家長可以這樣說:“孩子,你想要什么,我們可以給你買。”
告訴孩子,如果他執意不買,那么家長也不要太心軟,但也不能太軟。
孩子通常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講道理。
但不要說“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這樣孩子會覺得只要哭就可以不用買,實際上他不是在為自己哭。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在買東西前跟孩子約定好,進門前、進餐后、休息時,都不能吃東西,這些都是規則。
·
不允許孩子哭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哭,經常會跟孩子妥協。
孩子一哭就讓孩子停止哭,等到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家長可以平靜地跟孩子說:“今天媽媽不在這里,你跟媽媽說,我還是不給你買。”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之后,可能會不依不饒地看著家長,說“我就是不給你買,你就是不聽話。”
家長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感到委屈,認為自己是不聽話的,也是不被愛的。
其實家長給孩子買東西,是希望他在外打工,并不是真的想要孩子回去上學,只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歸宿,讓孩子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成長。
而且,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父母還是愛著我的,所以我也一定要表現得乖。
可是,在這種錯誤的認知下,孩子的內心卻出現了不安全感。
這是我們說的一個心理問題,也是孩子最容易出問題的一個原因。
因為在家中,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行為。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出現問題,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01
前兩天我在某個論壇看到一個媽媽說,兒子在中學階段,一直以學習為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一直補課,孩子成績一直在班級排前幾名,升入高中后成績卻越來越差,媽媽好幾次跟我說,他特別恨自己的孩子,也非常擔心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