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想掐死媽媽
“打孩子吧,”這是 90后楊爍說的話。有很多媽媽以為,跟孩子說點道理孩子不聽,好像自己身上就沒點事。
實際上,當我一再地以這種方法和語言教育孩子時,孩子其實并沒有理解、學會什么是不能做的。這種語言暴力傳遞給孩子的不是生存能力,而是一種精神虐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小的時候,即使我們這些家長說上一千遍的道理,孩子依然是“我是對的”,然后孩子漸漸長大了,就算我們對他說再多的道理,他還是無法接受,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式真的起不了什么作用。
01 家長“暴力”教育,會給孩子帶來什么?
孩子被暴力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但是,如何才能讓孩子有效地接受“暴力”教育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家長暴力教育帶來的后果
1、導致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非常厚的,即使是我們經常打罵孩子,他們的性格也會在潛意識里對我們的行為進行模仿。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會通過模仿家長的方式,對周圍的人和事進行模仿。這種模仿是“投射”
,孩子在看到家長對他人進行施以暴力,他們的心理便會產生緊張、憤怒、沮喪等情緒,孩子還會對他人進行模仿,從而變得有攻擊行為。而家長的暴力教育方式,很有可能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從而也會影響到孩子今后的生活中。
2、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如果長期處于壓抑的環境中,心理也會有異常的變化。由于性格比較壓抑,很多孩子在性格上都非常容易壓抑,情緒不穩定,稍微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就會被情緒所困擾,這樣的孩子成年后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出現心理疾病。
3、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對孩子暴力的行為,使得孩子受自己不良情緒的影響,遇到一些事情就會不知所措,并且情緒壓抑,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4、影響親子關系
家長的暴力教育會讓孩子變得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他們會認為父母總是通過暴力解決問題,如果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的話,孩子就會變得孤僻、抑郁、沉默,不愿意與別人交流,這樣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也很難再有大的出息。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缺乏安全感,孩子很難去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當他們在外面受到傷害,他們也很難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系,因為他們知道無論如何都會有人在他們身邊保護他,但是在他們的心中沒有安全感,即使有了安全感也沒有關系,即使有了關系,他們也不愿意和別人分享,變得膽小、懦弱、膽小、自卑,不敢交朋友。
親子關系中的冷暴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而這種冷暴力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冷暴力的威力有多大?
美國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經常被父母冷漠對待的孩子,幸福感指數平均低,他們成年后工作生活能力也更差,自我價值感也更低,缺乏安全感,容易被他人言語攻擊,經常遭受語言暴力和身體虐待。
孩子長期遭受父母冷暴力,會變得敏感、自卑、膽怯、缺乏安全感,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身心健康以及未來的幸福感帶來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影響一生。
冷暴力,已經成為了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有很多父母就喜歡用冷淡、威脅、批評、威脅,甚至是打罵孩子的行為來應對,長期以來,這種方式在家庭中是被忽視的。
首先,冷暴力會引起孩子的不信任。
孩子對父母冷漠,就是對父母不信任,因為父母之所以冷漠,是因為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覺得這個過程會讓孩子感到恐懼怕,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其次,冷暴力,會對孩子造成孩子大腦發育不良。
因為父母長期對孩子冷漠,會導致孩子的大腦發育不良,嚴重缺乏活力。
還會讓孩子的脾氣暴躁,無法和其他人相處。
最后,父母長期對孩子冷暴力,會讓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