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溝通孩子不聽話
這兩天,帶著女兒去朋友家做客,在飯桌上大家聊起了她的故事。
朋友說自己的女兒正處于叛逆期,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就連吃飯時,她也要媽媽喂才肯動筷子,朋友說她的女兒經常不聽話,朋友說都怪她“應該是家里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最開始她和孩子說話都是吼的,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她的吼叫,可是我們大人因為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了,哪有精力好好聊天啊,孩子在一旁玩,她說你就說‘應該,必須’。”
朋友說:“孩子不聽話,吼他肯定是不對的,這個時候我們怎么辦呢?首先我們要去了解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孩子其實是不知道自己的哪些地方不可以被罵,我們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比如問他“你現在什么原因?是生氣?還是傷心?”
最后引導孩子做出一個情緒管理的方案,或者表達我們的需求,比如說,“你的玩具是不是想要不買了?還是想要現在回家呢?”
最后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說“你想要穿新衣服還是想要玩具還是想要零食呢?”
最后告訴孩子,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應對。
4. “相信你的選擇”
允許孩子犯錯,但不代表一定要給孩子太多的自由。
對于孩子做出選擇的時候,家長要根據他們的想法和所處的環境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讓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學會自己判斷、選擇、分析和判斷。
雖然看似很復雜,但是卻有它的方法論。
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父母要蹲下來,聽聽孩子的意見,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然,也可以用一些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懲罰,比如說,如果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就讓他到外面去找小伙伴一起玩,或者讓他自己決定晚上不準再出去玩,否則就會被打一頓。
這樣孩子可能會知道以后不敢在父母面前說實話,但是心里卻會留下遺憾,讓他的心里產生一種錯誤的局面,逐漸的失去自信心。
2. 積極引導,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
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告訴孩子只要懂得解決問題,那么就不會有其他的問題出現。
而且,在遇到問題時,父母也要通過幫助孩子,讓孩子說出自己想法,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已經按時完成了作業,那么就讓他們通過完成其他的作業來換一個安靜的環境。
這樣孩子就會更加堅定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并且學會解決問題。
3. 以身作則,控制自己的行為
想要孩子克服說謊的壞習慣,首先要從自身做起。
家長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為?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想要孩子不說謊,家長首先要做到誠實、有誠信。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總是言傳身教,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
比如,在吃飯時,父母要求孩子吃完一點飯不要講話,自己卻在喋喋喋不休,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不知道自己是誠實還是沒禮貌,而只是直接拿起筷子吃下去,如此不禮貌的行為自然會導致孩子不好好吃飯,如果父母能夠有耐心一點,有愛心一點,學會平等的和孩子溝通,就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脾氣,這樣孩子就會因為一件事受到影響而學會講禮貌,學會好好說話。
7、為孩子準備一只小動物
現在有很多父母都為孩子包辦了一切,只要孩子有一只小動物,父母就會給孩子準備好小動物,而這個動物的名字是爺爺家的孩子,所以我們就會經常跟孩子聊一些關于動物的話題,因為我們常常在帶孩子的時候,孩子對某些事物是感興趣的,而每當父母向孩子解釋時,孩子也很樂意去解釋,這樣就會使得親子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順暢,孩子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