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媽媽很焦慮
孩子已經9歲了,平時特別愛玩,而且是愛撒謊,也會犯一些非常大的錯誤。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了,成績不好的,她都是指責孩子為什么沒有考100分,給孩子定的計劃是,要是沒拿到100分,媽媽會揍你。媽媽對孩子的批評,像是在說,別人的孩子怎么那么聰明,學習那么認真,考試成績又好,你怎么就這么笨。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在媽媽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是最漂亮的,所以她一直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孩子天生就是一張白紙,只有沉穩了才會有出來,可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優秀都是有跡象的,有些孩子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比如愛因斯坦、扎克伯格、高爾基、扎克伯格,富二代、富二代、敗家子、甚至于一身名牌大學畢業,這部分孩子做得很好,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教育成為精英,這些精英教育并非他們先天具備,而是他們身上有很多共同特征,比如,有愛思考的習慣,能體諒別人的習慣,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所以父母從小教育孩子,一定要培養孩子善于思考,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好朋友,而不是整天只會學習的書呆子。
四、教孩子學會珍惜
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縱容下成長的,在孩子的認知上,能夠幫助孩子的,不僅僅是學習上的,還有生活中的。孩子如果不能夠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他們對金錢的概念也就會模糊不清,而且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以后遇到事情,很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原因,而導致選擇不計后果的去買一些超出父母承受能力的東西。
而這些東西對于孩子來說,都是相對應該存在的,就比如零花錢,而家長認為孩子如果不聽話就花錢買這些東西,那么零花錢就要浪費,那么孩子就會形成一種金錢觀,而不是合理的消費觀念。
五、學校的教育不重視孩子的個人能力培養
有些家長認為,可以說學校的學習內容就是靠學習成績來考核孩子,這樣做就可以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其實在這種思想之中,家長給孩子傳遞的都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這樣做不僅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還有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但其實在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意識到孩子自身能力的培養,如果在小學階段,不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那么到了中學階段,孩子只能是思維上的落后,而且只會死記硬背,不會靈活運用,同時還會造成思維的“遲鈍”,所以家長應該注意給孩子提升思維能力。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
一、首先給孩子調整思維能力
作為家長,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告訴孩子,如果能夠自己獨立思考去解決,還是可以取得成功的,當然家長也應該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努力。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引導,
要告訴孩子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給孩子找借口,因為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時,說明孩子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厭學情緒,如果不能夠及時的糾正過來,那么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影響,所以要教會孩子學習,還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思維能力。
二、如果孩子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厭學情緒,家長要引導孩子去接受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1、 和孩子進行溝通,理解孩子
當孩子出現不想學習的情況時,家長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和孩子進行溝通,幫助孩子分析原因,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而不是讓孩子每天待在家里,因為家長的責罵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負面情緒。
家長在發現孩子厭學的時候,可以詢問孩子是不是最近一段時間不想學習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2、 和孩子進行溝通,明確孩子不想上學的理由
孩子不想上學的理由有很多,但是想不想上學的理由也很多,比如說在學校里被欺負了,或者是不開心不想學習,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引導,告訴孩子上學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