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孩子出現焦慮、憂郁情緒,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班級,對班級里的每個同學都很陌生,學習很不好,他們不是不想學習,而是感覺跟不上,做不到。
那些厭學的孩子在我們身邊會比較多,有的孩子在小升初、初升高的過程中,學習成績突然從優秀的小學生變成了中等生,這種落差在很多家長眼中,簡直是晴天霹靂。
對于這樣的情況,家長們可能都不理解,為什么在小學階段成績優秀的孩子出現了焦慮、憂郁情緒,甚至有的孩子變得異常自卑,無法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并不是個別人,和其他的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因為學習可以幫助孩子的自我概念,和在每個階段的自我定義和認知能力都有比較大的區別。
所以家長要特別重視孩子小學階段的成績,這個階段孩子成績是波動比較大的,特別的初二初三、初三的學生成績波動也比較大,這些孩子的情緒波動也會比較大。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只是一味地追求分數,這種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抑郁的情緒,甚至是焦慮癥。
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初中階段的成績,讓孩子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情緒,這樣才有利于孩子在進入初中后的學習。
家長可以和孩子說,初中學習的過程,是為了有更多的思考和總結,要讓孩子知道初中學習需要的是哪些新的知識,要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注重記憶知識的理解。
3、初二是個很關鍵的階段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上了初二后就能收心,其實不然,孩子上了初二后就會發現學習內容比小學難了很多,有些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題目就被忘掉了,這樣很有可能在后面的學習中出現了障礙,即使再遇見也無法快速解決。
其實,初二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關鍵還在于孩子的學習方法。
那么,想讓孩子在初一就把知識掌握牢固,可以采取哪些學習方法呢?
一、針對基礎知識的重點培養
學習方法的提高,最重要的就是對初一的知識點理解記憶與熟練掌握,同時針對初一的知識點重點培養,而且要進行日結、周總結、月考、期中分析和月考等,而不是考試總結。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這種學習方法很有效,如果采用在小學時,學生就會努力學習,但是進入初二以后,學生也會兩極分化,有的學生貪玩,心思全放在學習上,上課時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學生還會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學不會,成績就會收不上去。
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抓緊時間訓練、打好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在初二初三的時候考出理想的成績,才能順利的考入高中。
第三:做到三不焦慮,不逼、不逼、不要求。
1)不對自己的功課抱有幻想。
2)不對自己的功課抱有任何的期望。
3)不催促自己,不催促自己,不對自己的作業抱有幻想。
4)不對自己的復習做出任何的要求。
5)不對自己的作業做出任何的檢查。
6)不對自己的錯誤求放過。
7)不做任何的承諾。
8)不要求自己的作業完成,不要求自己的學業有成。
9)不要求自己的家長老師在家里面前叫自己。
10)不要求自己的親人成為任何人都可以放心。
11)不隨便對自己的父母和朋友說。
12)不隨意對別人的名譽。
13)不要對別人的朋友說。
14)不要給別人貼標簽。
15)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話。
16)凡是有人的地方,一定要先大聲說。
17)不要隨便說話。
18)任何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人,不要像奴隸一樣。
19)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
20)任何人都必須聽你的。
21)決不能對別人的貶損和猜忌行為做出好壞判斷。
22)任何人都沒有誰的義務和特權。
23)做事要分輕重緩急。
24)任何人都沒有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