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怎么管住不聽話的孩子們?
前段時間,一個老師在班里說,要多管管,特別是對不聽話的孩子們,要留心觀察。
下面的老師就有些不一樣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老師說:孩子這么大,要是不聽話,就該被開除。
聽到這里,老師心里特別難受。我小時候就不聽話,要不被開除,以后怎么辦呢?
現(xiàn)在老師跟我說,他不會要我開除了,孩子們要長大,要懂得感恩老師,能負責任。
畢竟,做為家長,真的很不容易。
01
能夠管住不聽話的孩子,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曾經(jīng)有一部紀錄片《打工牛》,記錄了農(nóng)民工在工廠流水線上的生存狀態(tài)。
這個工作狂比爸爸還要忙,一天工作12個小時,除去睡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這里度過。
工作8小時,僅僅只是跟流水線上的一臺機器的差距而已。
紀錄片的結尾,記者采訪到工地上的爸爸,問他:“你有沒上班的時候,掙扎過什么?”
爸爸說:“只有工作辛苦,才能歇業(yè)賺錢。”
還有很多像他這樣的普通父母,也在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煩惱。
紀錄片中,很多人感慨: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工地體驗體力勞動的苦。”
紀錄片中,不少孩子表示:
“想要學習好,除了親眼看到的苦,沒有任何渠道。”
紀錄片的最后,小男孩對“生活的苦”,有了明確的認識。
父母雖然辛苦,但只要堅持住在工地的日子,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最初的打工生活,他們也許會覺得走讀學習的道路太過艱辛,但最后會發(fā)現(xiàn)學習的時光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
孩子會發(fā)現(xiàn)學習比游戲更有意思,會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讓他們有一個滿滿的動力。
如果孩子厭學,家長不妨帶孩子去工地體驗生活,讓孩子知道,如果不學習就只能干苦工,那么他們肯定也就沒有工作的動力了。
通過紀錄片的形式,讓孩子了解到生活的另一面,學會珍惜,學會自我管理,找到生活的樂趣。
所以,當孩子厭學,不想讀書時,帶孩子去工地體驗生活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三,當孩子提出想要放棄學習時,家長要給他們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nèi)ンw驗生活,從而讓他們知道,生活中也有許多樂趣,也許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值得他們?nèi)ヌ剿鳌?/p>
這些孩子往往在沒有充分體驗生活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了很多道理。
父母更要告訴他們,讓他們在生活中實踐一下,就算是沒有錢,也可以去外面打工,而在家里,有很多免費的玩具可以去擺地攤、做衣服、學裁縫等。
讓他們從小就明白,讀書和不讀書的區(qū)別,完全不在于生活有多么的艱難、多么的呆板、多么的阿迪達斯和富有。
如果孩子的成績很差,可以帶他們?nèi)ナ澜绺鞯芈糜?如果孩子的成績很好,可以帶他們多去旅行,看一看真正的大城市,讓他們感受一下生活的不易。
如果孩子成績很差,可以帶他們?nèi)ヂ眯?這對孩子來說算是一場家庭教育的“噩夢”。
“農(nóng)村生活”對孩子來說,沒有明顯的好處,現(xiàn)在的“吃”可以替代了生活的苦,但是卻沒有任何的益處,“吃”可以幫助孩子獲得“自我治愈”,從而使得孩子的成績變差。
孩子成績差的三大原因
1. 不知道為什么而學
每個孩子對未知世界的認知不同,對學習的方向也不同,有的孩子學習到了某一門或者說到了某一學科的知識點,而有的孩子卻沒有學習到,這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孩子不知道為什么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道自己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迷茫或盲目的學習,導致“眼前之外”“未來之路”變成“一無所知”,進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第二,學習是一個人一生的習慣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為什么的,“學校教育”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