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6歲越來越不聽話了,變得越來越叛逆,有時候甚至不聽話,很多父母不明白,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實孩子到了5歲,自我意識逐漸加強,他們有了自己的主見,會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想法,開始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安排。
但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那么結果就會適得其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曾經看到一個很溫暖的視頻,女兒要跳海輕生,爸爸在女兒身邊,威脅女兒,如果跳不下去,就揪頭發。
女兒非常害怕,最后還是媽媽在旁邊指揮,讓女兒不要跳海。
孩子真的很害怕,跳了一會兒,就從救生圈里面跳了下來。
我們雖然知道孩子跳下去會面臨著極大的危險,但我們的焦慮根本就不可能傳遞給孩子,孩子也不可能真的離開我們的身邊。
我們的焦慮是父母對孩子的詛咒,更是對自己的詛咒。
我們可能只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并不知道他未來的路,如果他不好好學習,將來他有可能找不到好工作,而這種絕望會很大程度上毀了他的一生。
看過紀錄片《我們的世界》的朋友總是心疼徐云鋒,孩子雖然在重點高中讀書,但他想上重點大學,考個好的大學。
他和妻子商量好,他們尊重孩子的意見,同意讓孩子通過一定的努力考上重點高中。
徐云鋒的兒子雖然不是那種“跳級”的學霸,但也是個運動員,一路穩進了重點高中。
不僅成績直線上升,而且在體能方面也很優秀,羽毛球、籃球、足球等各項運動技能樣樣精通。
徐云鋒覺得,兒子將來要做的,不是苛求他上名牌大學,而是讓他學會怎樣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學習成績
說白了,學習成績,是孩子的天性。可是,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就算是名牌大學,也未必能真正的進入好的學校,更何況,學霸也不僅僅只有實力強,能力強的人,更是善于獨立思考的人。
所以,不要只看到成績,只看到孩子的學習能力。
只要努力了,不管成績如何,孩子還是那個孩子,都能夠變成優秀的孩子,變成優秀的孩子。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本書《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書中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帶領孩子學習科學知識,為孩子定制訂了強有力的學習成長計劃。
如果你想要讓孩子不再受到“三年級現象”的困擾,可以按照這本書,拆分為5個方面:
1、一年級
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家長從一年級開始就準備;
2、二年級
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本質是閱讀;
3、三年級
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
4、五年級
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為了上初中、高中、大學。
這本書有16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是短小精悍的名人名篇,既幽默風趣,又充滿哲理性,能激發孩子無窮的學習動力,提升孩子學習興趣。
而且本書每一章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用一個非常具體的故事場景來展現,讓孩子身臨其境,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簡單又有趣,吸引孩子喜歡閱讀。
作者通過讓孩子讀故事書的方式,介紹了不同的學習場景,增長知識。比如有小狗的故事,就介紹了貓的生活;讀不同的書,就介紹了顏色鮮艷的動物。
故事接龍媽媽講了一個平凡生活的故事,但給了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引導。
結果,孩子不僅愛上了看書,而且還能自己解決問題,解決問題。
這個故事給了我振作起來的勇氣,也給了我一個契機。
在孩子還沒上學的時候,我經常跟她說,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女兒在2歲多上幼兒園時,因為晚上要加班,所以她就央求我,讓我給她講故事。
但是,我拗不過,沒有答應。
等到第二天早上,女兒主動提出了要跟我講故事。
我認真且耐心地跟她說了前面故事中的情節,當時,女兒很開心,纏著我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