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叛逆期
4-8歲,小學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有個性的。他們的性格從突然變得倔強、不好溝通,對家長愛理不理,甚至常常會因為爭寵而大打出手。他們會開始追求個性,敢于和父母頂嘴、對罵,挑戰家長的權威。
我一親戚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很是叛逆,沒日沒夜地玩游戲,對家長、同學的關心、還是作業也沒了熱情,脾氣越來越暴躁,而且只要一提到學習,就會跟你頂嘴,甚至還會對你動手,這讓親戚很困惑。
其實,孩子在青春期這個階段,會更加的獨立自主,是這個階段特有的行為。這是人的天性,但同時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一個人的行為、性格、思想、行為,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他的原生家庭環境。
如果一個家庭充滿了愛、包容、接納和欣賞,那么這個家庭中的孩子就是陽光、積極的。
反之,如果一個家庭中充滿了指責、批評和指責,那么這個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滿了挫敗和自卑,感受不到溫暖。
正如這個孩子所說:
“我每次考試前,都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績,可每次都沒有考好,而我每次都希望自己能考好。”
因為背負著父母的期望,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自然都會減少,透支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會增加。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為父母學習,不是為自己學習。
當孩子的生命力被剝奪,就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失去興趣,慢慢地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04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
如果家長連這個問題都不重視,就很難引導孩子真正學會學習,孩子只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更加不想學習。
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他自然會選擇放棄,去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
比如,孩子在游戲、繪畫、搭積木、做手工等方面都很有天賦,但孩子沒有養成閱讀習慣,而是沉浸在做手工、做手工的過程中,就會對漢字的結構有濃厚的興趣。
于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從媽媽的引導和孩子的專注力提升中得到提高。
如果一個人總是沉浸在做手工的過程中,很少會動腦筋想著做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做手工或許還有很多的好處。
小貼士:
家長們可以在孩子不愿意學的時候,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孩子做得興致勃勃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要激勵孩子去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是等孩子完全失去興趣的時候,家長才會抓緊時間和他一起做。
做手工、繪畫、織毛衣、背課文等等,孩子都是需要大量的、有意思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興趣,也是家長的責任,也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2. 多跟孩子互動
多和孩子互動,并不是要求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活動的機會,例如:家長帶孩子出去玩,買一些他想要的玩具,或者帶孩子去參加一些他感興趣的親子活動等。
讓孩子的空余時間多跟同齡人接觸,這樣既可以增進孩子跟同齡人的交往,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3. 對孩子多一點耐心
如果孩子出現了自我攻擊行為,家長應該及時制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給予更多的耐心,而不是置之不理。
4. 多進行親子游戲
親子游戲不僅可以增加親子關系,還可以使得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家長可以和孩子在戶外游戲中一起運動,增進與孩子的感情。當孩子明白父母生病并不是自己造成的,也可以從父母身上得到幫助。
結語
孩子生病是很常見的事情,除了孩子本身的身體原因外,與父母的護理方式有很大關系。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使孩子獲得安全感,父母應該在平時多給予孩子關注,讓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愛。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消除孩子的恐懼感。
今日互動話題:您的孩子有沒有突然變得膽小,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