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逆反怎么辦?
文/媽寶經
一般的教育方法不需要專門的人專門去教,也不需要專門去進行專門的教育,我們只是單純的去引導,自然也就見效了,我們家長不妨花點時間去看一下這篇文章,從而獲得新的感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一叛逆就“軟硬不吃”,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沒有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對于孩子來說,一開始他們可能只是一個尚處于發展中的孩子,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個時候他們往往很叛逆,很偏執,很自以為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們總會想要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證明,從而去做出一些與父母所說并不符合道理完全相反的事情,比如說不想學習,成績差,不想上學,不想回家,嚴重的還會跟父母動手。
這個時候家長如果沒有發現孩子的這些異常,或者沒有及時進行正確引導,只會讓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他們出現抑郁情緒,甚至會出現自殘自殺的行為。如果不及時的進行引導,那么孩子的這些異常行為會一直延續到成年以后,成為他們無法承受的,在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的時候,他們可能會選擇離家出走,這樣的行為給家長帶來了一定的誤會,因此家長應該及時的糾正孩子的這一系列行為,不然孩子將來可能會出現抑郁癥,會出現自殘自殺等事情,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一定要及時的引導孩子,讓孩子不要走上極端。
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苗頭的話,就要引起注意了,那么孩子的這幾種苗頭,都會逐漸的消失,在孩子長大后,會逐漸的完善他們的性格,不要讓孩子做出一些極端行為,尤其是不要經常去打擊孩子。
1. 不聽孩子的
孩子在3歲之前,他們往往對成人是沒有任何的敬畏的,這時候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發達,對于家長的一些話語,孩子并不會放在心上,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干,甚至經常發脾氣,那么就要引起重視,及時的引導孩子,給孩子立規矩。
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家長玩手機的時間就不要太長,更不要讓孩子看到你沉迷于手機,孩子在一旁看著你,他們會心的想著玩手機,然后就會漸漸的沉迷于手機中,也就會喪失自律,變成了你眼中的“網癮少年”。
2. 轉移孩子注意力
既然家長已經知道手機對孩子不好,那么就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了,如果實在忍不住想要玩的話,那么請把手機放在一邊,靜靜的看著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讓孩子在你的視線范圍內玩耍。
3. 多和孩子溝通
很多孩子玩手機是因為孤獨,缺少人陪伴,才用手機作為自己的朋友,家長們可以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把煩惱說給自己聽,給孩子們一定的空間,讓孩子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快樂,而不是通過玩手機的方式來打發時間。
4. 及時發現問題
有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及時的發現孩子存在心理問題的存在,那么就要及時的去幫助孩子,不要等到孩子出現問題了才想著去解決,家長可以從孩子的生活中去發現他的一些閃光點,并且幫助孩子提高自我,那么孩子也不會在網絡上去尋找一些解答問題的答案,也不會對自己的現狀不滿,甚至會覺得生活很無聊,所以才會想要通過手機來填補自己。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不過度的制止孩子玩手機,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呢?
1. 控制好時間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約法三章,和孩子一起商量每天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能夠合理的安排。其實孩子沉迷于玩手機游戲最大的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控制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導致孩子沒有節制的玩,這樣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
2. 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很多家長自己都是手機控,回到家就是玩游戲、刷視頻,因此讓孩子遠離手機,成為孩子也是耳濡目染,漸漸沉迷于此,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行為讓孩子對手機產生了依賴。
3.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閱讀的習慣比任何一個學科都重要,正如有的人們發現有的孩子擅長數學,有的孩子擅長音樂,還有的孩子不擅長美術,我們千萬不要輕易的去否定孩子,因為孩子的潛力也是巨大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潛力,讓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里發光發熱,有成就感就會激發出孩子的內驅力,更加主動的學習,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習慣,家長都應該給與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及時改正,而不是等到孩子因為家長沒有把孩子教育好而對自己失望,所以才會出現在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身邊。
3、 可以讓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大多數沉迷于手機游戲的孩子,他們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家長可以著重培養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在虛擬世界里去尋求一些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