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說不要他有用嗎?
孩子“不聽話”說不要他有用,沒用!
這是怎么回事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家長問我,說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要說孩子不聽話,家長就要想辦法讓他聽話,讓他覺得好玩,讓他覺得玩耍就是最好的解壓方式。
怎么讓孩子覺得“不聽話”是開心的,讓他感覺“聽話”是開心的,讓他覺得“不聽話”是不喜歡的,讓他感覺“聽話”就是討好他,讓他覺得“不聽話”是自己的需要。
而要讓他對“不聽話”完全有認識,他覺得“不聽話”也是他自己的需要,這時候,他就不再是真的“不聽話”了,而是開始追求“聽話”了。
02 怎么讓孩子“聽話”?
首先,你要認同他的感受
。
“我知道你很想做某件事,但是我就是做不到,所以你說什么都沒關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之后,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
但也要注意,一定要清楚地說“不”。
在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我”這個字時,“你”要指孩子可以把“不”和“是否要”區分開來,而不是只說“不”和“要”。
還有,也要注意,在你的管教過程中,孩子的感受到的是不被理解,并且對你的態度也會有極大的抵觸。
正確的方法是先“否定”,再“說”,最后“反饋”。
在這個問題中,有一個很關鍵的關鍵的:“不對”就是不為“被否定”所“被控制”。
不要用過高的標準,評判標準,要具體化,孩子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中我們有沒有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用同理心去鼓勵孩子,去欣賞孩子,讓孩子在對自己的情緒做調整的過程中,慢慢的去學會用合理的方式釋放情緒。
只有被允許,沒有被強迫癥壓迫,孩子才會向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
第四種:“讓孩子做自己”
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家長都會看見自己的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希望獲得認同感、成就感,他們在這些方面會比家長提供的更多。
如果孩子在小學時,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沒有自己完成目標,達不到父母的目標,或者達不到父母的期望,他們就會失去信心,而選擇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踢球、學習打網球,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成功。
但是到了初中階段,他們會對學習更加失去興趣。
他們不像小學時對父母言聽計從,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的父母把他們的想法強加給他們的話,他們就會反抗,產生叛逆行為,
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多多引導,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引導,如果孩子的思想有積極的、正向的一面,那么,他們的行為也會往正向的方向發展,如果孩子的思想消極的、負面的,那么他們做出的行為也會是消極的,也會令人無法接受。
所以父母們應該時刻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哪些行為是不好的,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
只有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可取的,才能夠學會控制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去聽從父母的指令,聽從父母的安排,否則,就會產生叛逆行為。
如果孩子的情緒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異常”,那么,父母就需要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行為表現,以及出現這些行為的背后的原因,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02
“熊孩子”不聽話,父母需要反思
孩子出現叛逆的行為,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孩子的思想出現了問題,他們并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才是錯誤的,所以才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
所以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父母應該反思一下,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而不是應該去責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