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上好大學就意味著找到好工作了嗎?找到好工作就意味著拿到“鐵飯碗”了嗎?……當前的就業形勢、職場環境,用現實告訴廣大學生及家長,找到一份工作“從一而終”幾乎沒有可能。
然而,面對大規模的離職、裁員、找工作,職業教育是否就能解決就業問題呢?至少“傳統”的職業教育跟不上當今的職場變化。這也就是有著18年辦學歷史的環球網校升級換代的原因。
1月11日,環球網校正式宣布戰略升級環球青藤,并啟動環球青藤青年節,其目的則是迎合年輕一代新的就業觀念。
官方資料顯示,環球網校成立于2003年,是國內較早一批的在線教育機構,專注于中國職業在線教育的資格考試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注冊學員人數超過4000萬。

然而,即便如此,環球網校也不得不轉型升級。作為環球網校主公司,環球興學CEO伊貴業表示,在內卷競爭形勢下,傳統就業的崗位機會在不斷減少,人口紅利消失造成的用工成本翻番也在加劇這一現象。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創造大量新業態、新職業,將擴大就業容量;非標準就業形成的就業常態,正在革新用工方式和就業觀念。這對于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前,環球興學與人民數據研究院聯合開展了《2021青年就業與職業規劃》調研。調研顯示,30.3%的青年認為所在或意向崗位數量較少,競爭壓力大;52.5%的青年認為崗位數量有限,具有一定競爭壓力。而從青年所學專業與崗位相關度看,幾乎不相關的比例最高,達36.10%,非常相關的比例最低,僅為7%。
伊貴業表示,一方面,青年人面臨就業難;另一方面,新經濟產生的崗位存在用工難。就業難、用工難同時存在,需要職業教育及時解決匹配問題。為此,環球青藤將構建新的生態模式,讓最好的教學內容成為更快傳播的優質產品,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
據稱,環球青藤將立足于行業、產業標桿企業,尋找職業教育內容新的開發方向,聯通產業鏈,解決社會就業問題和需求。同時,在高效和實用的基礎上實現在線學習產品最大化的傳播。特別是,將與學校和企業實現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聯結,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向產業化發展。
當天啟動的環球青藤青年節,將聚合線上線下全域傳播,聯動北京、上海、廣州等九城社區青年,以職場熱議話題和青年領袖意見聚焦新職業技能,共同將環球青藤打造成為就業和職業提升的終身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