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我就想打他怎么辦
最近看到一位媽媽寫的文章,她說她家孩子小時候也非常乖巧,什么都聽大人的,特別乖巧。可是到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發現,這孩子越來越叛逆了,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玩,跟他說不要玩了,直接轉頭就去寫作業了。這真的是個好辦法,不管家里多忙,也絕對不允許孩子不做任何事情。
一天,因為班主任工作,媽媽把孩子送到姥姥家。進屋以后,孩子開始和媽媽說話,說她在學校里喜歡上了一臺游戲機,想玩游戲。媽媽不同意,孩子就撒潑打滾,直到媽媽沒有辦法,媽媽妥協了,才繼續去上班。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他有他自己的權利,也有自己的自尊。當孩子產生了這樣的認知和認知之后,他就會漸漸不聽你的。我們要學會,平等對待孩子,相信孩子。讓孩子能夠感知到你的善意和愛。
第二,用智慧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不是用暴力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很小的時候,他的身體發育還不成熟,甚至還會對外界產生恐懼心理。我們需要用更加溫和理智的方法教育孩子,用更加和平和耐心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我們要用更加理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我們可以用更加民主,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去影響孩子。當然,尊重孩子是前提。
第三,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要考慮到孩子本身的需求,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去解決問題。
想要改善親子關系,我們就要分析出問題的癥結,然后再通過一個小的步驟,來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孩子玩手機是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沉迷于手機,這樣就會降低我們和孩子的間的關系。我們需要多想想這其中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更好的去引導孩子。
第二個步驟,和孩子“約法三章”。
在達成協議之后,我們要嚴格按照約定的去執行,在發現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的糾正他,而不要過于嚴厲的指責和強制性的要求。我們可以坐下來和孩子一起探討一下錯誤的原因,這樣我們就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僅僅只是看到了錯誤的一面,這樣的話,孩子對我們的話就會更加容易接受。
第三個步驟,給孩子布置任務。
有些父母喜歡在孩子完成任務的時候,對孩子施加一些任務。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你必須完成這個任務,否則你的任務就完不成了,
要是以后你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的話,你就要去做另外的事情,而不是這樣的話。父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目標,也許在孩子心中也是一件好事,那么孩子可能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第四個步驟,給予孩子肯定。
有時候孩子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會產生消極情緒,此時我們就要給孩子做好示范,肯定孩子,告訴他以后可以做什么。
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要給予夸獎鼓勵,孩子如果沒有做到,我們就給予孩子一個可以接受的擁抱。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也要給予孩子一個可以接受的擁抱。
對于我們的孩子,如果我們不想讓孩子有一個可以欣然接受的家庭環境,那么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和陪伴,當孩子感覺到被愛,他們的內心就會被更多的愛包圍。
當孩子從我們這里獲得滿滿的愛的時候,他的內在動力也會被激發出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鼓勵。
同時,當我們不愿意給孩子更大的壓力的時候,不要跟孩子硬扛,我們可以讓孩子放松一些,比如和孩子一起運動、聽聽音樂等,甚至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4、在學習上,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
孩子上了小學,大部分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給自己規劃的路線去走,但很多時候,家長給孩子安排的路未必就是孩子最想要的路。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適當的自由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