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焦慮情緒任性的傳染給孩子!
孩子的脾氣倔強、不愛與人交流、不善于整理自己的房間、在學校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違拗、愛發脾氣……
孩子的這些表現與父母有很大的關系。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正處于“快速發育期”。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一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得到很大的刺激,情緒就像過山車般劇烈,很容易失控。
情緒就像過山車,大人跟孩子發脾氣,孩子也跟著發怒。這個時期,大人的想法、要求對孩子來說,都是無法實現的。
因為在他的大腦里,“只有我做的好,爸爸媽媽媽才會愛我”,所以他常常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他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發脾氣,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生氣,所以會一直沉浸在憤怒之中。
而這些情緒都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傷害,導致孩子經常處于被動思考狀態,大腦沒有完全的思維能力。
這一時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年級滑坡”
,孩子的成績與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息息相關,我們的職責是“教”孩子學會學習、解決問題,而不是“管”孩子學習。
家長要明白,比起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否則在以后的人生中,會變得越來越差。
02 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想要孩子提高成績,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否則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束手無策,寸步不離地跟在身后,
甚至遇到困難就放棄,
這就是依賴心理,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對孩子以后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二、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這個道理在孩子小時候就應該知道,
父母要從小就給孩子培養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習慣,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一直被父母催促著學習,
當他們學習的時候,
父母就不要去插手,
讓孩子自己去摸索著解決問題,
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我們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自己來,
但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要孩子學習。
這樣對孩子的以后有好處,
才會讓孩子主動的學習。
三、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作為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
不要給予他們太多的壓力,
這會使得孩子們壓力過大,
只會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是讓孩子愛上學習最好的方法。
▼ 帶孩子去圖書館
當孩子們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
很多孩子都會因為好奇而想要去圖書館。
在圖書館,圖書館里有很多書籍可以給大家講故事,
受到一定的吸引,也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當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學習時,
也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
而不是靠父母監督,
從而變得越來越差。
▼ 不懂的地方學習
當孩子還沒有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時,
家長一定要先幫孩子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然后再去教他,
畢竟“海馬騎虎難下”,
但有的時候,
恰恰是父母的不教,
讓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學習習慣,
最終成為一個難以獨立學習的孩子。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
父母要做的是學習,
而不是監督。
▼ 讓孩子主動思考
孩子更愿意自己思考,
雖然他們說出的想法可能不符合實際,
但對父母的指導做不到百分百,
有時候父母用一些建議敷衍了事,
比如孩子說:“沒關系,今天我幫你檢查出了錯誤,
你自己看看,
檢查不出來,
下次再犯就行了!”
這樣子的溝通,
孩子會更加容易感到失望,
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
他們會用不同的態度,
逃避責罰,害怕承擔后果。
下次一旦孩子沒有做好某件事,
他們就會主動想辦法自己去解決問題,
也會懂得動腦筋。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2: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