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焦慮恐懼吸鼻子的經歷
我們已經說過3歲的孩子有些焦慮的感覺,從臨床上看,他們的啼哭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沒有那么可怕。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焦慮是一種正常的事情,我們要關注到,如何正確地應對這種情況。
●到底什么是焦慮?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焦慮是人類對危險的負面情緒表現,能夠使人振奮,對焦慮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也就是說,焦慮的人對什么都感到恐懼。
它還有一個特征:通常焦慮的年齡呈現巔峰,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對新的事物更加的關注,對于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也會產生焦慮感。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覺,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不再是無憂無慮的,而是有了焦慮,這讓家長開始擔憂,開始擔心,這種焦慮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
1.第一個孩子生下來之后,家長自然會出現各種焦慮,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焦慮。隨著孩子的成長,隨之而來的焦慮也會不斷的增多。
比如,孩子的年齡增長速度會越來越快,剛接觸手機的時候,孩子可能只是覺得好奇,可是時間一長,他們發現自己的家長越來越忙,每天忙于工作,沒有時間跟自己在一起玩,于是就開始產生了焦慮,想要擺脫這種狀態。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則是很片面的,他們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孩子的想法很簡單,家長也沒有耐心去聽孩子的想法,孩子一旦忤逆,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不理解他們。家長沒有耐心去傾聽孩子,總是想當然的去看待問題,沒有耐心去和孩子溝通,孩子也不會和家長說真心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問題。
總之,很多家長其實是在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孩子想要做自己的主,那么就要允許孩子表達,并且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當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信任,他們就會放下自己的叛逆心,慢慢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
三、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給予冷靜期
在孩子情緒冷靜期的時候,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耐心,多包容他們,這樣才能給予孩子穩定的情緒,避免出現逆反心理。
2.尊重孩子
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父母的身份也會發生變化,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有充分的獨處時間。
3.不要處處都管束
父母的管束會剝奪孩子對自己的掌控力,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們應該試著對孩子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明確地拒絕并說明理由。
4.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的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告知家長,而家長也不能正確的去對待孩子的這些小秘密,這樣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家長也不能完全放心。
5.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
家長們要注意對孩子的監管,雖然有時候孩子會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或是字跡潦草,家長們不要過于急躁,而是要正確的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判斷,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只有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完成作業。
三、如何讓孩子養成獨立寫作業的習慣
1.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家長們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和孩子商量,這樣會讓孩子養成磨蹭的壞習慣。家長們可以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做,讓他們自己去完成。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增加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2.把作業當成一種游戲
當家長把作業當成游戲,一種游戲,在游戲中找到快樂,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方式獲得學習上的進步
其實孩子們在寫作業的時候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才會寫作業,家長在給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后及時地去改正,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掌握知識。
我是樂寶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0: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