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對聲音焦慮
【知識焦慮】
如果你聽過“雨天是晴天”這個詞的時候,你會有一種“驚喜”。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然而你知道嗎?
這是一個由一只蝸牛帶到另外一只蝸牛的實驗。
第一步,他把一只蝸牛放在面前,因為蝸牛餓了,于是走不動了,很快,它會爬起來。
可蝸牛卻不肯走,即使他挪不動,也不再往前走。
后面的大蝸牛不僅不走,反而更慢了,還打了一屁股的印記。
后來,這只蝸牛受了傷,無法再繼續往前走了。
結果,它被“大雨”毀掉了。
你被奪去了所有的智慧,也失去了孩子的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
孩子有了好奇心,就會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的認知,就如饑似渴的想去了解這個世界,探索新的事物。
而這一切都有賴于父母的正確引導。
我們父母的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避免沉溺于手機,輕裝上陣。
1、制定規則,限制玩手機的時間
既然孩子喜歡玩手機,那我們就要讓孩子玩手機的規則制定出來,什么時候玩手機,玩多久,讓孩子有一個具體的計劃。
如果孩子明確了玩的時間,但是還沒有到時間,那么父母就要嚴格按照規定來做,時間一到,就要沒收手機。
圖片來源于網絡
2、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榜樣。如果父母回到家都是看電視、打麻將,那孩子肯定是不是也會跟著看?
所以,想讓孩子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首先大人就得以身作則,如果父母在家不工作,就不能讓孩子遠離手機,家長如果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玩手機,不僅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消極影響。
圖片來源于網絡
父母應該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互動、溝通,或者陪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不要沉迷于手機,
同時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看書、一起運動、一起聊聊天,或者帶孩子去旅行、去親近大自然。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很多父母總是視手機而忽略了陪伴孩子,當孩子吵鬧的時候,家長又會把手機給孩子,讓孩子安靜下來,孩子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也不會沉迷手機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父母的正確引導很重要,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當孩子的視野開闊了,自然也就沒有時間去想玩手機了。
3.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很多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是因為沒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而手機是最方便交流的一條途徑。
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其實有很多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孩子愛玩手機的問題。
一、父母以身作則
想要孩子不玩手機,父母自己就要不沉迷于手機,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平時多陪伴孩子,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看,開闊視野,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書籍,或者帶孩子一起去戶外活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不要玩手機,看手機的時候,最好選擇在孩子面前看書或者玩手機。
父母的不良習慣,孩子也會有樣。例如吃飯看電視,上廁所看手機,吃飯看手機等等,而孩子喜歡看手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父母的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現在很多孩子喜歡看手機的壞習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父母自己平時喜歡玩手機,然后就會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手機上,甚至是覺得學習太枯燥無味,才會出現玩手機的情況。
因此,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在空閑時間里看書學習,既能夠打發時間,又能夠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三、不要經常為孩子的錯誤行為而去吼罵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吼罵孩子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孩子在父母一次次的吼罵聲中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