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孩子開始不聽話,甚至開始叛逆,那你覺得叛逆期的孩子好還是壞呢?我的孩子大約在1歲半左右就開始“叛逆”了,兩歲的時候,孩子的大部分不聽話,不是因為孩子有多大的小脾氣,而是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發育在這個年齡階段會有的情況,導致孩子對于大人的“建議”幾乎要不明白。
那每次聽到我跟孩子要東西,我都是提醒他按照我的要求,坐在椅子上安安靜靜的坐著,也不走開,告訴孩子“不能玩玩具”。如果是我說“不能吃冰激凌”,他直接就會哭鬧。當然,只是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會告訴他“不能吃冰激凌”,這就是在強制要求孩子這樣做。
那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以前遇到過很多的媽媽,她們的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有的媽媽一見到孩子哭鬧就會各種否定孩子,比如說“哭是不好的”“這么點小朋友怎么會哭”等等。這就是在告訴孩子,我說不行就不行,只有不行才可以。
面對孩子的哭,我們到底該怎么做呢?
1、共情關注
共情關注,并不是滿足孩子的某些要求。
我們可以用“我看見……”這種方式回應孩子,這對孩子來說就是共情。而且你可以用他喜歡的物品和他情緒的結合度進行親子互動。孩子會通過你的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感知你的感受。
2、同理共情
共情關注,不是一味的訓斥孩子,或者簡單的講道理,而是讓孩子的情緒有一個出口。
父母應該要明白,孩子哭是對父母的一種釋放,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替孩子疏導情緒,引導孩子平靜下來,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共情。
3、傾聽是最好的愛
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安全空間,讓孩子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親子關系的和諧。
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要耐心傾聽,去了解孩子為什么哭,這就不會影響到父母的情緒了。
4、陪孩子玩游戲
其實孩子們也會愿意和父母們一起玩游戲,一起去做游戲。
每個人都是有游戲,并不是孩子就一定是壞孩子,父母們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孩子們在開心的玩耍中,能夠接受更為正確的意見。
父母們不要嫌麻煩,耐心的引導孩子,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各位家長們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