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焦慮
,除了個別人要想辦法,很多家長也想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焦慮,本期,8月7日特約心理專家,貴州日報首席記者采訪了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謝斌博士。謝斌表示,在他們接診的病例中,80%以上孩子的入園焦慮都是出自于入園焦慮。
當孩子因為入園焦慮而哭鬧時,家長要如何處理?謝斌表示,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孩子的分離焦慮,同時告訴孩子幼兒園是一個新生社會,應該更多的了解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此外,謝斌建議家長不妨多給孩子一些鼓勵,鼓勵孩子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孩子在平時生活中也能夠表現的更加自信。同時,也要對孩子進行自我的評價,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負面的情緒,如擔心孩子的安全會影響成績,家長可以將自己作為孩子的榜樣,并鼓勵孩子要勇敢的克服恐懼心理。
專家介紹
謝斌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兒科醫生和臨床心理醫生導師,教授,首屆兒科學會兒童心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委員,兒童精神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河北省兒童心理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心理學會情商學分會委員,河北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心理學會學習科學促進法,河北省心理學會會員,河北省心理學會會員,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著有《嬰幼兒心理科學》《幼兒心理科學》《實用家教寶典》《正面管教》《優秀的孩子都是教出來的》《育兒百科》《學習之道》等。
父母在育兒過程中,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貫穿了人的一生,孩子最終的人生目標應該是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對于父母來說,在育兒過程中,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環境。
那么,家長應該怎樣做到輕松愉快地教育孩子?
1.在教育孩子時盡量避免“吼叫式”教育,用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及時引導。
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父母一定要科學合理地教育。
2.生活中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父母要以身作則,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
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的內心變得陽光起來,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在孩子面前,父母不要總是高調音量、高聲喊或是動手打孩子,而應該多跟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父母的生活中充滿了愛,充滿了快樂。
3.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對父母充滿信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孩子不愿意讓父母走。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并不都是這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更加細心,讓孩子內心更加充滿愛意,能夠走得更加平穩。
同時,父母也應該學會照顧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讓孩子內心變得更加溫暖,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