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個不聽話的乖孩子?
我曾經看過一個帖子,說一位媽媽正在教育兩歲的女兒,叫女兒關燈睡覺,自己還開著燈盯著看。
小女孩想著關燈睡覺,可是女兒不干啊,于是她媽媽就開始數落,說“不要看燈了,不亮就不睡,看燈是對眼睛不好,要睡覺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結果女兒一晚上都沒搭理媽媽,第二天,小女孩竟然對媽媽說:“媽媽,你也不懂,以后我睡覺前,給你蓋上?!?/p>
這位媽媽的回應是:“我不是要跟你講這些有什么用,你自己看著辦,我都這么大了,你不幫忙,我都不管了,你看怎么辦”。
小女孩的倔脾氣也沒有完全消停,從那以后,小女孩開始變得特別不想跟媽媽說話,每次都想著媽媽的嘮叨,聽多了她也麻木了,不想再跟她多說一句。
她的壞脾氣隨著一天天長大,她看到媽媽以前的溫柔可人的形象在她心中越來越淡漠,甚至會瞧不起媽媽。
當她的媽媽,不斷跟她抱怨:
“我為了供她讀書,辭了工作,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起早貪黑,我做什么都是為了她,為了她現在將來有個好工作…………”
到最后,媽媽只好提了一些建議:
“孩子,其實你的成績并不差,努力也是可以提升的,但是你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不要沉迷于游戲了?!?/p>
“初中是最關鍵的一年,我們要抓住這一年的機會,讓孩子把初中三年當成人生最關鍵的一年?!?/p>
一語中的。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做好后勤服務,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他。
但是,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就是學習不行,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哪怕吃水果面包也要三分鐘熱度。
對此,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有人說,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人說,他的性格會影響他未來的成就。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有學習的天賦,但是,大部分的孩子,還是依靠后天的培養。
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僅僅只是“陪著”孩子學習,顯然是沒有起到好的效果的。
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要讓孩子愛上學習,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這三件事要做到位。
01
善用鼓勵,提高孩子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孩子也不例外。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一個著名的條件反射理論:
當孩子經過心理訓練后,能形成“條件反射”時,他就會在心理暗示自己:我一定能做成一件事。
當他成為父母時,他的“行為”就會向內化,他們內心會更加自信,更加開朗,同時也會幫助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性格。
當孩子得到父母的鼓勵,他們也會更加的有自信,更加熱愛生活。
而不是因為害怕失敗,而看不到希望,變得焦慮。
02
多鼓勵孩子,避免制造焦慮
父母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努力過程,而非過程。
這會給孩子傳遞更多的信息,讓孩子無法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他們會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遭遇各種挫折。
作為父母,應該要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心理營養,使孩子有勇氣面對挑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這樣,孩子才能在成長路上少走彎路。
因為一旦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焦慮,他會更加的努力,從而更加的積極。
孩子內心也會變得更加堅強,以后也會更加的有底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03
培養孩子的感恩心
“感恩”這三個字,匯聚成一個人一生的格局。
而感恩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我在網上看到過很多媽媽說,我在家里就是特別懂事的孩子,從來沒有報怨為我做的家務,為我端茶倒水,為我做飯,甚至為了讓我安心工作,甚至還主動給我推掉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