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上就是不聽話早飯不肯吃,也不主動洗漱,媽媽叫幾次都沒有用,只好先給孩子穿衣服,兒子穿衣服的時候經常東看看西看看,一會兒看看那,一會看媽媽和爸爸誰動了,又一會兒又看看,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才肯上床睡覺,媽媽說了好幾遍,孩子就是不聽,媽媽生氣了,看到孩子不動,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打。
媽媽一直用發火來懲罰孩子,懲罰的結果就是,孩子經常懼怕自己的媽媽,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怪獸,媽媽越打越生氣,越打越難管,所以有的時候爸爸很煩,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如果你把他當做一個壞孩子,那么孩子會更加變本加厲,甚至會更加變本加厲。
所以,用溫柔的語氣去跟孩子說話,你看起來會更加愉悅,那么孩子的情緒也會平和很多,我們才能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效果更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對孩子發火后,我們應該怎么做?
首先,放棄了解,先了解事情的起因。
你想讓孩子睡午覺?他說道:“現在不睡午覺,下午太忙了,下午要補回來?!?/p>
你說:“那好吧,下午三點一,我和你媽媽都要出門辦事,你在家等爸爸。”
孩子聽了,覺得無聊,又對父母說:“你也和爸爸一樣,你爸爸和我也很忙,沒時間?!?/p>
你看了一下,頓時火冒三丈,一邊說,一邊發脾氣,抱怨孩子不聽話,不做作業,等等。
如果這樣說,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舒服,可能會承認自己也想做,但是礙于家長的權威,只好照做。孩子可能會感覺不被尊重,覺得自己被家長拋棄,也可能會覺得不被家長重視,從而不做出改變。
但是這個時候,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去理解他,尊重他。
我們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這樣說,孩子才會愿意跟你溝通。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引導孩子。
例如:孩子要出去玩,這個問題是這樣的:
你會和朋友出去玩嗎?
你會和他們去什么地方旅行嗎?
這樣的引導,我們才能幫孩子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孩子。
5.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
當孩子在墻上亂涂亂畫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墻不是用來畫畫的,紙才是用來畫畫的。”
當孩子在外面,在馬路上亂跑亂跳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你可以亂跑亂跳,不能亂跑亂跳?!?/p>
當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你可以不用這么寫,你就坐在書桌前看看書就行了?!?/p>
當我們在朋友家看到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你寫得很快,寫的時候也是很用心的,寫的字也工整?!?/p>
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讓他有一個自由支配的時間,這種氛圍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還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
2、多和孩子玩游戲
比如:游戲。
和孩子一起玩游戲,并且我們要經常和孩子玩,像游戲里面有很多內容??梢匀ネ?可以去說,去聊,可以去一起去做,和孩子做一些游戲的游戲,這樣子孩子會覺得很開心。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游戲里找一個孩子比較喜歡的,有吸引力的東西。
可以帶著孩子多去旅游,多去旅行,給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生活。孩子之所以喜歡玩游戲,就是因為玩游戲可以帶給他快樂,他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3、不要讓孩子的時間全部都放在游戲上面
把手機當成了孩子唯一的伙伴,所以他可能會把手機當成自己唯一的伙伴。
我們可以帶孩子多去旅游,但是一定要讓孩子有一個習慣,無論是去什么地方,一定要帶著父母的身份證,好像是父母去哪兒旅游,父母都在那里,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可以跟孩子商量,有什么事情可以商量,比如說你想吃什么,你想去哪里玩,那么如果你有事情,你會想跟爸爸媽媽一起去,還是跟爸爸媽媽媽一起去,這個也是一個約定,但是你要說到做到,這個約定的前提就是做到了很好的時間,而且是要守信用,如果你堅持了,那么我們也要不懲罰你了,讓孩子知道,如果以后要是他想出去玩,一定要先做到兩點,一是要答應爸爸媽媽,二是答應他,到點就讓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