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總是胡攪蠻纏?我最近正忙于工作,突然有一天發現,孩子竟然偷拿了家里的錢。
原來他是為了慶祝什么好東西,就帶著自己家里的錢去游戲廳,并且這兩天家里在多災多難的情況下,他居然承認是他拿的錢。
我頓時心里一驚,還好我在擔心孩子的心思,他的成績一直是中等。但是我卻沒有考慮他拿走了錢后是怎樣的心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看著孩子平時我沒有過多的責怪他,反而批評他不懂得珍惜。
他也開始后悔,覺得是自己的疏忽導致的,之前和他說過要好好學習,但是他并沒有去做。
那天,我也沒有多說,只是帶著他一起去了醫院。
最后檢查結果顯示,孩子大腦中度數的脂肪積壓已經超過了同齡人。
對此,我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怎么了,也不明白為什么孩子會變成這樣。
現在的孩子對于網絡游戲都很癡迷,是由于現實生活中與學習環境的刺激,導致孩子對游戲產生了“隔絕”心理。
而游戲的關卡設置上,有很多條“獎勵”的設定,孩子通過闖關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就會得到一種成就感。
而對于學習呢,孩子往往會把網絡游戲當成自己的“獎勵”,孩子一旦游戲打得好,就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而一旦游戲闖關失敗,就會獲得獎勵。這種機制,從游戲中的各種情節切入,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取到的,他能通過網絡游戲來獲得,這些東西,也就吸引了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可能性。
2.這兩種手段,會導致孩子出現兩種極端。
第一種,孩子在學校跟同學、跟老師發生矛盾,一怒之下回到家,通過玩網絡游戲,來逃避現實,逃避現實,獲得自己所不能帶來的成功,比如孩子打游戲的時候,由于動作慢,成績不夠好,孩子立刻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這種情況,就要給孩子獎勵,在家里獎勵孩子打游戲的時間,不管是游戲還是學習,這就能讓孩子獲得成功,滿足自己的欲望,更容易獲得成功。
第二種,可以通過興趣愛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找到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引導孩子看其他的東西,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從而讓孩子減輕對游戲的癡迷。
第三種,能夠通過游戲里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來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比如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被打擊,被不斷否定,在現實生活中是比較消極的,所以孩子對游戲的沉迷就是逃避現實的過程,這個時候,家長們要用游戲里的一些精神手段來引導孩子。
第四種,通過玩游戲來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在游戲中,大家都是團隊合作,有勝負欲,有勝負心,在游戲里,孩子們可以是團隊合作,可以是隊友帶隊友,還可以是夫妻兩人,可以是親子游戲,也可以是夫妻兩人。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他們總是認為,游戲就是游戲,就是玩物喪志,他們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任何的成就感,而在游戲中卻可以,在游戲中可以。
所以他們會把自己對于人生的追求,轉移到了游戲上,通過游戲來麻痹自己,從游戲中找到自我價值感。
作為家長,我們要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去接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去訓斥孩子,通過游戲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里我要重點強調一下,孩子在游戲中是有需求的,是一個重要的社會關系,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就如同家長們在自我提升和工作中的追求自我管理一樣,孩子們也需要追求價值感和成就感,而游戲中,游戲的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評價會讓孩子在這個現實社會中缺乏價值感和成就感。
孩子在網絡游戲中尋找自我實現的感覺
在虛擬世界中,孩子們可以大殺四方、威震群雄,體驗到了自己的獨特性,可以讓孩子找到成就感和價值感,這是網絡游戲最大的特點。
這也是為什么游戲會有這么多的文化差異,很多游戲玩家在游戲中可以大殺四方,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這樣的成就感,所以他們很容易尋找一些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