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膽小焦慮 身體原因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不同年齡段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表現,有的孩子是天生的膽小,有人拿他沒辦法,也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多動癥。但是一些兒童的氣質特征,恰好被他們父母所忽視。如多動癥孩子可能由于焦慮、抑郁表現而就診。
以幼兒園小班開始就有多動癥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多動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自控差、學習態度不端正,做作業粗心大意、做作業拖沓等,但多動癥的孩子又表現出驚人的集中注意力和持續的進取心。
一般來說,多動癥的孩子智力水平很低。在小學低年級就有些學習成績在班里是最好的。到了三四年級,學習成績普遍偏低。主要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正確,習慣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還有可能是由于“粗心大意”,孩子沒發現自己的問題出在哪,導致孩子在學業上就落后了。
因為孩子有較好的閱讀和思考能力,在小學六年級時,孩子的分數比較穩定,即使是家長也不再關注成績排名,只是偶爾地詢問一次,但最近孩子常常說考試成績不如意,就是在逃避學習,并且已經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因此家長應該去關注孩子的學習,真正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不是去想辦法給孩子定一些目標,增加孩子的壓力,造成孩子的精神焦慮,厭學。
所以,孩子升入七年級后,一遇到困難就會焦慮,就會逃避,因為害怕考不好,讓自己遭受家長的責罵,所以學習上就會產生一種畏難情緒,這種逃避的態度,也會導致他在今后的學習上不愿意去努力,因為他害怕失敗,害怕自己考試成績不好,讓父母失望。
但是,有的家長是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差的,因為孩子學習不好,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也就認為自己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因為孩子天生就不學習,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也會吃很多的苦,這樣的結果就導致孩子學習好的結果和學習不好的結果,這是教育不公平的,我們也不愿意接受。
2、 有的家長說,孩子從小學習就很好,但是為什么到了初中就開始叛逆,不愿意學習了呢?這就要從孩子的學習動力的事情說起,孩子小學的時候成績平平的,到了初一的時候成績就開始突飛猛進,也是因為他們小時候學習比較好,但是到了初一的時候成績開始突飛猛進,慢慢地開始喜歡學習,也有了自己的目標,自己想努力了,但是也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而且孩子的學習動力已經被滿足了,就能夠自己去學習了,而且學習的動力在初中的時候是比較的強烈,因為孩子也知道,初中的學習是比較難的,但是為什么有的孩子能夠在高中的時候考上的非常好的大學,而有的孩子卻是因為孩子的學習動力就一直沒有建立起來呢?
為什么有的孩子學習動力不足呢?
因為學習動力太充足了,而有的孩子學習動力不足呢?主要是因為他的學習動力,或者說他的學習動力系統和學習方法不牢固。
1、沒有學習的動力
當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時,孩子的內心就會處于比較頹廢的狀態,他就會認為自己不行,什么都不行,在這個狀態下就會出現不想學習的情況,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沒有獲得足夠的動力,那么孩子就會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動力。
孩子在這個時候他的心理就會出現比較放松的狀態,所以他會覺得我的情況好,我學習也會有動力,如果這個時候家長看到孩子有這種情況,就會非常焦慮,但是家長看到孩子這種情況,就會覺得孩子應該好好學習,所以他就會在這種焦慮的狀態下去批評孩子,去指責孩子。
在孩子出現這些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用鼓勵的方式,去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狀態,去迎接考試的到來。
在這種狀態下,孩子才能夠去迎接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就是他們考試的那一天。
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提供一些積極的情緒,或者說是支持孩子去面對,去克服這些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