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咋整啊?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疑問,到底什么是好孩子。
家長要知道,聽話,就代表聽話,等同于屈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話,才算聽話?
“小孩不懂就不要逼”
“小時候我爸爸媽媽就這樣逼我,我不是在聽話,是在聽話”
“一入家就吵,家里人說話晚”
“到了家就吃飯洗臉,看電視,玩手機,打游戲,我說不聽,罵了又不聽,打了又不行”
對這種情況,每個家長都要考慮。
“聽話”意味著順從,服從,符合邏輯,符合社會規范,符合家庭的道德規范,符合家庭發展規律。
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像一枚硬幣炸彈,稍微有點不聽話,就會引爆我們家庭的“戰爭”,雞犬不寧。
朋友B家的孩子,剛上初中,因為迷上游戲,家長沒收了手機,斷網斷電,結果孩子和家長大吵大鬧,鬧得很不愉快。
家長B家的孩子,也是不聽家長的話,考試成績也一塌糊涂,不愿意學習,親子關系降到了冰點。
直到去年10月的時候,孩子突然說要退學。家人把孩子接回家后,孩子才有了些變化,開始重新制定自己的職業。
有的孩子原來喜歡閱讀,有的孩子卻覺得閱讀就是在浪費時間,覺得游戲也好,買書也好,最后都沒什么用處。
有的孩子曾經把自己關在屋里,關上房門,除了吃飯、上廁所,都不出家門,就是玩游戲,還有的時候,把房門外的掛在窗戶外,就是不回來了。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接受這種愛,有的家長就是冷漠、敷衍,跟孩子關系已經破裂,對孩子的態度已經完全不同,孩子已經從最初的依戀關系脫離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斷的重新的脫離,在小時候疏遠的親子關系中,會延續之前的聯系,這時候,孩子們的行為就會受到影響,也會影響父母們的教養方式。
怎么才能消除孩子的依戀關系呢?
在心理學里,依戀關系是一種重要的情感聯系模式,指的是人在與人的互動中能夠獲得安全感、自信、成就感、歸屬感和滿足感的部分。
依戀關系是一種社會情感,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一種親密關系,當我們不想把孩子培養成“啃老一族”,就要把孩子的依戀關系帶到家庭生活中來。
1、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是奶粉的基礎,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大部分家長都會忽略掉一部分寶寶,由于母乳喂養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果孩子的免疫力較差,那么孩子在學校里很可能被欺負,所以,需要和孩子之間建立情感聯系,讓孩子慢慢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2、上學
對于上小學的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們必然會有一些分離。雖然在大人看來,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天大的事。
從上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孩子就需要適應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這個階段,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會覺得很緊張,他們還沒有學會正確的保護自己的方法,他們也有一些自我控制能力,他們也想要有自己的能力和選擇。
這個時候,父母們就需要開始調整心態,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明白上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會自己去面對。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遇到什么問題,如果需要爸爸媽媽媽幫助,可以隨時告訴他,我們永遠是愛他的。我們也會在開學的前一天晚上,跟孩子一起制作好上學的手工作品,用紙殼制作一個漂亮的上學的小房子。用膠水做個漂亮的書簽,用膠水把上學的房子粘上,用橡皮泥做一個書簽,掛在家里的墻上,然后把它丟進去,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一來可以增加上學的儀式感,二來也可以在開學前一晚讓孩子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