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個不聽話的孩子關在門外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可以為所欲為,但他感受到的是無助和恐懼。
孩子會知道父母的難處,但也會學會如何跟父母相處,如何忍受父母的冷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能看到那個令人抓狂的孩子,卻看不到那些從來沒有跟父母撒嬌過的孩子,他們或許表面上是非常冷漠,但其實他們卻是很負責任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選擇積極求助,或者向專業的人尋求幫助。
還有一個隱藏身份的問題,就是會在大學或其他社交場合過度表達。
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會在外表、神態、行為上表現出來的狀態。
為什么會這樣?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從小父母就沒有跟他們很好的溝通,也沒有很好的引導他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導致他們將來的社交能力比較差。
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覺得到底應該怎么解決?
就像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一樣,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一樣,這是一個中性的詞匯。
因為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想要自己做決定。
作為父母,我們要接受這個事實,接受孩子的成長,并且要相信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一點可以從孩子的成績單里,看出端倪。
但是在這里,我們卻很少能夠看出父母的問題,那么我們就很難發現,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是非常迷茫的。
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明白,叛逆并不是孩子的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通過否定權威和標新立意為自己爭取一種權力的。
所以,父母要懂得跟青春期的孩子,進行平等的對話,只有這樣,父母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理解孩子的行為,才能和孩子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而不是一味的管制孩子。
也許你會說,那我就不管他了吧,讓他自己學會掌握自己的時間,并且自覺自律,這是真的嗎?
其實,這時候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了,他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想讓家長管束,不想被家長嘮叨。
這時候家長如果做什么都沒關系,可以先跟孩子玩一會兒,或者說今天帶他去游樂場,但是要提前定好時間,先跟孩子說好玩游戲結束后,接著就是說好玩游戲結束了。
那么這時候,家長就要讓孩子自己在上廁所,自己在看書,然后就把手機收走,讓孩子自覺自愿的退出,讓孩子自己認識到時間到了。
3、 告訴孩子時間到了,手機沒有電了
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不愿意去洗澡,就想看手機。這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浴缸里的水快洗,不然會把褲子拉臭了”。這樣說既溫柔又堅定。
有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約定,手機不可以玩,但是睡覺前絕對不能看手機。
這樣的話,孩子會模仿家長的做法,覺得睡覺前把衣服全部洗干凈,那么當天的事情自然就會井然有序。
4、讓孩子提前準備一些他喜歡吃的零食
不要用恐嚇的方式讓孩子睡覺。
在孩子睡覺的時候,最好把孩子的玩具都收起來,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再去想著要玩手機了。
我們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和我們說話。
也可以在睡覺的時候,和孩子說,爸爸我覺的時候就要把手放好,你覺得呢?你覺得呢?
這樣的話,既給了孩子一種精神上的指引,又有效的消除了孩子對手機的依賴。
5、多陪伴孩子
孩子玩手機時,我們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孩子多一些互動。
有的時候,孩子是需要陪伴的。
當孩子在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帶著他們一起去旅行,去探險,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還可以帶著他們去游樂場玩耍,陪著他們做一些親子游戲,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因為無聊而去玩手機了。
我們要多陪伴孩子,陪著孩子去戶外活動,陪著他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有更多的興趣愛好。
最后,我們不要去責怪孩子,我們也不要去限制孩子玩手機,如果要限制孩子玩手機,那么一定要和孩子講清楚。
所以,我們要知道,孩子玩手機,和我們大人有很大的關系。
如果我們沒有好的方法,那么我們要想辦法,去替代我們手機的壞行為。
用玩手機,來替代玩手機
,來代替玩手機,來代替玩手機。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去散步、去跑步、去游泳,或者是去旅行,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更廣闊的世界中去發展自己。
3、父母以身作則
我們都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我們天天在家里面玩手機,那么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模仿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如果我們整天抱著手機,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沉浸在手機里無法自拔。
所以說孩子玩手機,我們做父母的不應該是“罪魁禍首”,而是應該以身作則,主動去影響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