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喜歡哭鬧不聽話,不聽話怎么辦?
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孩子之所以哭鬧不聽話,可能是他想爸媽的期望值比較高,因此也容易感到焦慮和焦慮。
父母會覺得寶寶還小,以后不聽話也沒關系,但是孩子之所以哭鬧不聽話,是因為他想要達到某種要求。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所以我們大人就要做到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一、避免孩子哭鬧
1、父母要知道孩子哭鬧,是有他的需求的
父母要在第一時間安撫孩子,讓他明白自己為什么哭鬧,不要擔心孩子會哭壞,哭累了,會累了,自然就能很快睡著。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入睡,以免讓孩子沒有辦法入睡。
2、停止哭泣
哭完了以后,父母一定要及時的去抱抱孩子,告訴他,他現在很困,很餓,讓他自己睡,餓了自然就會好。
父母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要責罵,也不要訓斥,而是讓他盡情的哭出來,等他哭完了,也許會覺得困的不行,自然就會乖乖的入睡了。
3、停止哭泣
當孩子哭完了以后,父母可以用很輕的語氣和孩子說:“我很想你再玩一會兒,但是我們還要收拾玩具。我們先洗漱一下,然后我們再去睡覺,好不好?”
這樣做不僅孩子能夠明白,知道選擇的正確性,而且就算是哭也不會被打斷,這樣的話,孩子的內心也會比較容易接受。
其實孩子在哭的時候,他內心也是比較焦慮的,甚至還有一些負面情緒,那么在孩子哭完之后,父母要做的,就是讓他把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父母可以跟他說:“你現在比較傷心,但是我們要想辦法解決,不然你要是先哭,那么我們要先做什么,怎么才能讓自己不那么痛苦。”
比如孩子在學校里被同學欺負了,不開心了,這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說:“如果你不開心可以跟我說,哭了就不要想了。”孩子摔倒了,哭了,他會覺得事情很嚴重,我們可以跟他說:“摔倒了就跟媽媽說下次再也不玩了。”
鼓勵可以說是一種正向鼓勵,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么事情,事情之后都會跟父母說,這能讓他們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慢慢成長。
比如孩子有情緒了,首先就可以告訴孩子:“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有些失落,媽媽理解你,下次你可以跟媽媽說一說,你怎么回事。”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的時候,他們才會愿意跟你溝通交流。如果孩子找不到父母的話,就會不愿意跟父母溝通,不跟父母分享,只會擔心父母的責罵。
第三個技巧:學會分享
分享能夠讓我們獲得更多東西,當你在生活中做到這點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更好地利用這個工具。比如我家大寶在高中時,她特別喜歡和老師交朋友,每天放學回家以后,總會拿各種各樣的小朋友交換著玩。我就告訴她要學會分享,如果能夠擁有自己朋友,那你的成績就會更好,以后可以有很多朋友,和他一起玩,你就不會感覺到孤獨了,感覺自己很厲害。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們能夠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這樣我們就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而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我們總是怕他們跟別人一起玩耍,所以我們總會在家里多的是電話那邊的。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也會擔心孩子跟別人玩耍之后會不會被欺負,也會擔心孩子被人欺負,也就不允許孩子出去玩,他們寧愿自己在家玩,也不愿意跟我們出去玩。
但是現在孩子上學,學習的內容又多,如果遇到困難,他們也沒有什么方法去克服困難,也不知道怎么去面對。當孩子回家的時候,因為家長的責罵,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人愿意跟家長溝通,會覺得自己跟父母之間的關系越來越遠,從此就不想跟父母溝通。
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但是,孩子并不是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因此,家長們也要考慮一下,教育方法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