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說道理還是直接粗暴地打,都是一些育兒專家的妙招。具體還請大家看下。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孩子自己一個人在房間里,可能看書或者玩玩具,父母喊他吃飯或者做事的時候,他會跟父母頂嘴,并且以此作為要挾父母的武器,久而久之,父母就會被孩子的這種行為無限放大,甚至最后變成“專家”“老師”“家長”,這時候的孩子變得逆來順受,既不跟父母作對,也不愿意屈服于父母的權威。
2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超限效應”對親子關系的傷害
你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場景:
孩子玩游戲,但是玩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是無動于衷。
即使父母怎么說都不聽,最后忍不住就會說:“再玩一會,我就把手機給你扔了!”
看似是父母一廂情愿的說法,其實孩子內心是委屈的,他們的感受都被看到了,他們被理解了。
孩子在手機的世界里,可能被無限的放空、被無限的連接、被無限的世界五彩繽紛,被各種各樣的誘惑吸引、被各種各樣的力量所吸引。
但是這個時候的家長很不容易,你要是每天嘮叨個沒完沒了,或者是偶爾的責罵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家長都不愛我,我也是有很多缺點的。
他們就會因為聽到這樣的話就關閉自己的心門,不再對你敞開心扉了。
我閨蜜不想讓孩子玩手機,但是每天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導致孩子跟她說話的時候眼睛都盯著屏幕。
所以閨蜜自己也很苦惱,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每天就知道看手機,肯定是玩手機。
后來閨蜜就改變了策略,每次帶著孩子出去玩,先把孩子放在了沒人的地方,讓他再玩手機,等他回來之后,拿起身在車上打了個電話,孩子都會還回去。
閨蜜看著孩子一個人玩手機,心里難免會心疼,但是自己還沒怎么樣,她自己也跟著沾沾自喜。
可是有時候孩子哭鬧的時候,閨蜜也會被孩子的行為給吸引,每次一轉身,孩子就會纏著她玩手機,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就連吃完晚飯后,閨蜜都會帶孩子去外面玩,自己會在一旁陪著孩子。可是閨蜜每次陪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孩子都會突然鬧脾氣,說她不想回家,說等媽媽去了之后,去陪他們玩。
閨蜜也覺得這樣的行為對孩子不好,孩子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可是閨蜜還是會不斷的在耳邊說孩子這個問題。有時候讓孩子去幫助媽媽做家務,可是,孩子卻不領情,說“你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思,我不需要你的關注”。
其實閨蜜也有苦惱,畢竟她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怎么突然就變成了一個熊孩子了呢?閨蜜也很納悶兒,孩子到底是什么時候才變成這樣呢?后來閨蜜才知道,原來是閨蜜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給孩子玩手機的,很多時候自己也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孩子卻不聽話,總是會被閨蜜煩惱。
01、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總是“看不慣”
閨蜜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她家的孩子乖巧懂事,閨蜜對此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一個好孩子,所以當初孩子的爸爸看到孩子那么調皮時,就非常的嚴厲,并且一直將孩子抱著,一直都抱著,哄著孩子,可是這樣的方式卻導致孩子變得特別的膽小,而且總是喜歡黏著媽媽,總是纏著媽媽,這讓閨蜜非常的頭疼,于是閨蜜就去咨詢了心理醫生,而心理醫生將問題和閨蜜講了一遍之后,閨蜜就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帶孩子去看醫生。
其實之前閨蜜也教育過孩子,不能總是一味的讓孩子聽自己的話,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有時候開口說一些鼓勵的話,這樣能夠拉近和孩子的距離,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也能夠讓孩子對父母更加的信賴,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的親密。
相信孩子會變的優秀
很多的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但是其實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這種教育方式,有沒有對孩子有足夠的尊重,要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也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并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值得學習的,所以家長也要給孩子適當的約束,當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時,也要及時的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