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讓父母操不完心
聽話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聽話的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父母省心,孩子成績好。
但是聽話的孩子只是少數,那些乖巧懂事、成績好的孩子也只是少數,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表現,而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往往更懂事。
我朋友是個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孩子生活,她的工作通常比較忙,生活中稍微不順心就會沖孩子發脾氣。她經常和孩子爭吵,有時候甚至會打孩子。
當孩子發現她經常和孩子爭吵,看到他不懂自己時,很不服氣,甚至就會動手打他。
但是她每次都沒有動手打過孩子,也沒有說教孩子,不知道該怎么做孩子才會去學校。
后來,她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打,就去找了一位教育專家,教育孩子。
專家告訴她,打罵孩子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會傷害孩子。
有一次,女兒和她同學鬧矛盾,她在旁邊處理,女兒哭著說,自己被打了,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后來,有一次,女兒被老師告知,上課不專心聽講,下課不認真寫作業。
盧老師聽完以后,回家告訴她:“你很委屈,老師說你上課不認真聽講,還頂撞桌子,老師還打你,你還告訴媽媽,老師為什么打你?你覺得老師會告訴媽媽嗎?”
“不知道,我都不敢說實話。”盧老師很納悶兒,女兒這不是在學校學了,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盧老師說,孩子犯了錯誤,老師當然要批評,但是批評要針對事情,批評要針對人。老師批評學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發泄情緒。
3.不要把老師的批評作為針對性的批評
如果孩子的做法跟平常人不一樣,被老師批評了,內心肯定也很難過,這時,需要家長幫忙。
第2個步驟,共情
接納孩子當下的情緒。
要跟孩子共情,讓孩子把委屈變成“開心果”,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問孩子:“你剛才是不是很生氣?”“是不是因為我不讓你吃零食,你生氣了?”
孩子可以說:“是的,我剛剛吃了蛋糕,現在不想吃了。”“但是我希望你能在吃完飯之前寫完作業后,把剩下的蛋糕可以吃掉。”等孩子吃掉后,家長再問孩子:“你剛剛是因為什么事情而生氣呢?”
“媽媽知道你有這樣的要求,你希望我給你講故事嗎?”
如果孩子會講,那就讓孩子繼續講。如果孩子仍然沒有講,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重復一遍,繼續講,直到孩子全部講完。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就會感到父母的關心和支持,從而變得更加有信心。
3、注意用語,巧用幽默
場景里的這些方法,對家長的工作,效果會有些影響。比如,如果家長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很容易被幽默感所吸引,自然而然地就會對孩子這方面的話題更加感興趣。
如果家長總是帶著幽默感來面對孩子,那么,也許就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讓孩子覺得父母并不是非常喜歡自己。
比如說,孩子喜歡在學習上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學習,這就需要父母進行一些鼓勵,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學習中,取得一些進步,父母不是在吼叫,更應該給予支持。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