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分離焦慮訓練注意事項
◆ 短暫的離別
◆ 長期的分離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 頻繁的親子“肌膚接觸”
1.將寶寶的手放在媽媽的手心里,但是一定要注意動作一定要穩定,不要抱著孩子或用抱別的物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因為有些媽媽平時和孩子親密接觸的時間少,導致寶寶的分離焦慮在3歲的時候已經形成,這樣也會導致寶寶更加焦慮。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作為家長,如果想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一定要給寶寶營造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
◆ 同時,家長要盡量保持自己情緒的穩定,不要讓孩子在這種緊張的情緒中長大。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過度焦慮?
過度焦慮和焦慮是會互相影響的,有的家長過于緊張,看到孩子出現了問題,就認為是孩子的安全感出現了問題,于是過于焦慮,所以,想要改善孩子的狀況,盡量避免對孩子的影響。
但是有的家長卻把這種情緒帶到了家里,導致孩子受到傷害。
比如,
孩子在外面受欺負了,
家長發現了,但是沒有及時制止,就會立即責罵孩子。
或者當孩子情緒比較激動時,
家長開始數落孩子,甚至毆打孩子,
孩子被家長的情緒嚇到了,就會變得更加的緊張,更加的粘著家長,從而在每次想要逃避家長時,就會選擇更加的粘著家長。
孩子在家長面前哭鬧,他們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會通過這種方式,希望家長能夠注意到自己。
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去,孩子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進而變得更加依賴于家長。
而且孩子越長大,這種行為越明顯,等到了初中之后,孩子的性格變化也會越明顯,
因此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對抗”就會越發的明顯。
二、性格不同對待,孩子容易“變壞”
相信很多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自己的孩子非常的不聽話,有時候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著說著說著就吵起來,根本就沒有想要和自己的朋友交流的想法。
所以很多家長就覺得孩子變得不聽話,“變壞”了,但是這其實是孩子性格逐漸變壞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變壞”的根源還在于家長本身。
家長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孩子教育的人,所以他們對于孩子有著很大的期盼。希望孩子能夠更加努力,爭取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也會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很不成熟的,而家長對于孩子的要求會更加的嚴格。
但是當家長看到孩子的努力之后,他們的那些倔強也就會慢慢消失不見了。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1.讓孩子變得情緒不穩定
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情緒都是很不穩定的,而這也就會影響到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是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的。
就像是我們大人在去上班的時候,如果有人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會非常的想要帶回家,這樣的話就會讓自己的情緒處于一種很高漲的狀態,而且還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件事情上面,因為這樣的事情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就會影響到后面的事情的發生。
2.孩子會變得暴躁
在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如果有人拿走了他的玩具,或者他把玩具弄壞了的話,那么就會讓孩子非常的生氣,也會讓孩子覺得非常的難堪,甚至會讓孩子覺得很難受。
還有就是因為他的玩具被搶,他非常的生氣,就會對著別人進行攻擊,會動手打人的情況。
如果孩子的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的話,那么也是對孩子安全感的一種破壞,因為他的安全感會被消耗掉,就會影響到其他的人,因為他在處理這些情緒的時候,可能會尋求其他的人來幫助,而他又沒有辦法真正的去照顧別人。
3.不懂得與人相處
不懂得如何和別人相處,也是很多的孩子,他們往往會把這個時間放在跟自己最親密的人的相處上面,所以當別人跟他相處的時候,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不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