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公益咨詢熱線顯示,近四成的青少年表示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比如焦慮、自卑、抑郁等。其中,初中階段的學生占了絕大多數,這正是初二階段的主要心理問題。
據了解,每年高考后,都有學生因懼怕考試而逃學,但其中,在寧波市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區,有12355志愿服務的專家因幫助他們找到了解決辦法,幫助這些孩子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也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幫助。
寧波市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區主任、寧波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執行主任羅玲娟介紹,寧波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針對孩子們的個性化輔導方案,從“認知調整”、“工具化”、“情感引導”、“約束”三個方面都做了詳細的工作。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寧波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羅玲娟介紹,寧波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共有10個心理健康專區,在2020年底前夕,會有4名專門的心理咨詢師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詢,其中一個小組每周會向200多名學生做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每個月的志愿者日均會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在活動中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和方式方法,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學校會在日常工作中,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識,知道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同時能夠激勵學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正向的影響。通過一些特殊形式,比如電影、電視節目和綜藝節目,讓學生了解老師的工作內容,同時要關愛他們的心理健康,共同教育和引導他們。此外,學校還會組織各種活動,讓他們能夠融入集體生活。
最后小編想說:
馬醫生在學校工作時,發現有這樣一群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每次考試都是第一,且表現得特別出色,但是他們卻沒有什么心理疾病。
這只是馬醫生在教學工作中所發現的一個現象,在兒童心理門診經常會見到這樣一種現象,當孩子出現心理疾病時,往往會有一些精神疾病的癥狀。其實也是經常會出現在學校里的一些學生。
這也給父母帶來了一個新的啟發,幫助孩子治療。
在這里,我向各位家長介紹一下,兒童心理專家的十個技巧。
第一個技巧:以孩子恐懼為前提
有的孩子擔心上學的時候,會發生老師的警告;有的孩子則擔心上幼兒園時老師會拿他們跟別人作比較;還有的孩子對上廁所的聲音比較敏感,甚至有的孩子會有憋氣不肯上廁所的現象。
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現象,背后的原因也是常見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恐懼的原因來幫助孩子克服。
對于孩子來說,克服恐懼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家長和老師的鼓勵,以及對孩子不斷鼓勵的結果,都是對孩子自信心的激發。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期待,對于老師教的知識都能感到興奮,所以就會產生學習的積極響應。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過家長要注意了,孩子之所以對學習充滿了抗拒,就是因為學習目標被設定好了,孩子想通過努力學習,完成家長的任務,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功,從而獲得自我認可。
因此,家長要抓住孩子的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積極響應。
1. 樹立孩子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設定好,孩子就會自覺主動地學習。
當孩子對學習有了一定的主動的認識,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就會成為一件發自內心的事情。
2. 找到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在興趣內獲得成就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愛學習,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學習的成就感,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天賦,創造一些讓孩子感興趣的項目,增加孩子學習的動機。
比如說孩子喜歡圍棋,就可以給孩子報一個圍棋班,讓孩子開始學習。
并且每天給孩子一定的學習時間,讓孩子每天都有學習時間。
3. 多看書幫助孩子開闊視野
每個孩子都有很多潛力,他也有自己的欲望。家長不能逼迫孩子去學習,而是要適當的引導孩子在書的海洋中開拓,也可以培養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能力。
4. 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作業
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談談作業的事情,讓孩子養成獨立去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去完成作業,減少依賴心理對于孩子的負面影響。
5. 給孩子講故事或者是親子共讀
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中,給孩子一些一定的故事,這可以讓孩子獲得對于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信心,在以后面對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也不會害怕了。
當家長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的時候,孩子的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孩子也會越來越優秀。